[实用新型]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50045.4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舒静;王晏鹏;赖雨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 地址: | 3115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操作 定向 防返流 子宫 内膜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针头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密封帽,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密封帽安装在导管上。还包括针头套,所述针头套套装在针头外。针头安装在导管的一端,其可顺利通过5Fr宫腔镜操作孔,通过旋转导管改变针头的方向对准需要注射的内膜部位即可;密封帽套装在导管的中段,其作用为防止膨宫液外泄;单向阀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其用于固定针筒,防止输卵管通液返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治疗不孕及妇科患者的诊治中,医生为了能够对患者局部子宫内膜进行治疗或再生,需要应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注射作为药物或细胞治疗手段。2、现有的内膜下穿刺针多利用线牵拉形成弯曲角度,且无配套的防返流密封帽及单向阀,在宫腔镜下内膜下注射操作中易发生膨宫液外漏,注入内膜下的药物或细胞悬液易发生返流,影响手术操作,故手术同时需另一助手协作完成,增加操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针头连接,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密封帽,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密封帽安装在导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针头套,所述针头套套装在针头外。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包括针头本体和针头接套,所述针头本体安装在针头接套上,所述针头接套安装在导管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单向阀接头和单向阀接套,所述单向阀接套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为软管或硬管。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与导管一体成型、并呈弧形弯曲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与宫腔检查镜配合使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针头安装在导管的一端,其可顺利通过5Fr宫腔镜操作孔,通过旋转导管改变针头的方向对准需要注射的内膜部位即可;密封帽套装在导管的中段,其作用为防止膨宫液外泄;单向阀安装在导管的另一端,其用于固定针筒,防止输卵管通液返流。
该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选择性子宫内膜下注射针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下注射操作中应用的医疗器械,手术中可单人完成,不必担心膨宫液及注射入内膜下的药物及细胞悬液外漏,同时柔软的导管和针头能够有效的插入内膜下,降低内膜下注射难度,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助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人操作定向防返流子宫内膜下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管1、针头2、单向阀3、密封帽4、针头套5、针头本体6、针头接套7、单向阀接头8、单向阀接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庐时空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0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签胶面盆防伪二维码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登车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