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支撑座与可变压缩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9948.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君宇;张树旻;渠娜;尹吉;杨乐;钟德华;苏旭朝;王文远;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2D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比 机构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支撑座与可变压缩比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下部凹槽,所述下部凹槽用以形成供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的驱动单元安装的驱动单元安装孔,并于所述支撑座顶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具有倾斜状的外轮廓,且所述外轮廓向所述下部凹槽方向的延长线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或者,所述延长线由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附近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通过两侧加强筋板的设置,且使得其外轮廓延长线自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或中心附近通过,可利于支撑座受力向发动机缸体的传递,或能够降低支撑座受力对驱动单元传递精度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障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支撑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以上支撑座的可变压缩比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面对不同工况及负荷若均采用同一压缩比,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燃油效率低、经济性差以及排放高的缺点,为克服单一压缩比所存在的不足,可变压缩比技术应运而生。
在各种形式的可变压缩比机构中,采用具有偏心轴的驱动单元与多连杆机构配合,以在驱使偏心轴转动时经由多连杆机构的带动,进而实现发动机活塞上止点变化的多连杆式可变压缩比机构成为众多车企的研发方向。不过,现有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在发动机运转时,对于用于支撑设置驱动单元中的偏心轴的支撑结构,其也存在受力不利于向发动机缸体传递,以及因受力具有旋转趋势降低驱动单元传递精度等不足,由此会影响可变压缩比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支撑座,以可保障可变压缩比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可变压缩比机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有下部凹槽,所述下部凹槽用以形成供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的驱动单元安装的驱动单元安装孔,并于所述支撑座顶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具有倾斜状的外轮廓,且所述外轮廓向所述下部凹槽方向的延长线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或者,所述延长线由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附近通过。
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加强筋板。
进一步的,于至少一侧的所述加强筋板处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上部凹槽,所述上部凹槽用以形成安装曲轴的曲轴安装孔,且所述上部凹槽和所述下部凹槽均为半圆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板外轮廓的所述延长线与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之间的垂线距离在2mm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分置于自身两相对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构成所述支撑座于发动机缸体中的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各侧的所述连接部均为间隔布置的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开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连接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座通过两侧加强筋板的设置,且使得其外轮廓延长线自驱动单元安装孔的中心或中心附近通过,可利于支撑座受力向发动机缸体的传递,或能够降低支撑座受力对驱动单元传递精度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障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装设于发动机缸体上,并包括活塞、曲轴、驱动单元,一端与所述活塞铰接相连的执行连杆,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转动连接的驱动连杆,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曲轴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执行连杆及所述驱动连杆转动相连的调节连杆,且所述发动机缸体中具有如上所述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对应所述下部凹槽连接有支撑盖,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孔围构形成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盖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9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配件加工用等离子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