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8960.X | 申请日: | 2020-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张岚;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涛 |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中部安装有行走输送带,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台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关节板,所述第一关节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关节板,所述第二关节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踏板,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坐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双脚放置到脚部踏板上,通过行走输送带的移动,患者脚部带动脚踏板进行移动,对脚部和腿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患者直接进行行走导致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患者不适,在患者行走时起到辅助的作用,更好的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锻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有运动不便的现象,需要医护人员或自身对患部做牵引、按摩等康复训练,但是神经内科疾病在短时间内很难起色,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大大的增加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负担,现有技术中,由于患者行动不便,通常需要其他人员进行辅助锻炼,较为繁琐,并且无法有效的针对腿部肌肉强度进行锻炼,锻炼效果较差,影响患者恢复和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中部安装有行走输送带,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台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关节板,所述第一关节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关节板,所述第二关节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脚踏板,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坐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滑槽与坐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锁紧螺栓与坐板相锁定。
优选的,所述坐板上放置有调整坐垫,所述调整坐垫的顶部为柔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上端固定有腰部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腰部固定板上竖排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腰部固定板和支撑框相匹配的卡槽。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该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使用时,患者坐在坐板上,通过将双脚放置到脚部踏板上,并进行绑定,通过行走输送带的移动,患者脚部带动脚踏板进行移动,对脚部和腿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患者直接进行行走导致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患者不适,在患者行走时起到辅助的作用,更好的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锻炼。
2、该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腰部固定板,但患者需要站立进行训练时,通过将患者的腰部与腰部固定板进行绑定,起到支撑作用,患者的下肢进行行走锻炼,锻炼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腰部固定板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行走输送带;3、支撑板;4、腰部固定板;5、支撑框;6、坐板;7、第二滑槽;8、第一滑槽;9、转动轴;10、第一关节板;11、支撑杆;12、第二关节板;13、脚踏板;14、卡槽;15、锁紧螺栓;1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涛,未经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8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执法仪的导航定位模块
- 下一篇:亲水箔涂层线风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