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膜缝合引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8376.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姜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宫克礼 |
地址: | 261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膜 缝合 引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镊头部包括两与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虹膜镊性质,通过所述手柄部控制所述镊头部实现张开与合并,可用来夹持、抓取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不会使得虹膜组织撕裂或损伤;二是所述引针孔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的穿过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并且保证缝合部分足够,不会因为缝合部分太少,导致打结后虹膜断裂,手术失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膜缝合引针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进行瞳孔再造时,需要缝合虹膜组织,目前常采用人工晶体调位钩来挑起需要缝合的虹膜组织,然后缝合线自带的针穿过虹膜组织进行缝合,由于眼内操作空间有限,且操作方位无法自如改变,手术操作困难,同时因为调位钩无法有效的固定虹膜组织,导致缝合过程中虹膜再次脱开或者针无法顺利穿过虹膜组织,导致缝合过程中虹膜撕裂,损伤虹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有效抓取虹膜组织、并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穿过虹膜组织的虹膜缝合引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盘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引针孔连通用于通过缝线针的引针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通道呈外大内小利于缝线针顺利通过的锥形开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部包括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按压的夹持柄,所述夹持柄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固定柄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内滑动安装有的滑动套,所述夹持杆的后端穿过所述滑动套固定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滑动套的后端与所述夹持柄的前端之间铰接有摆杆,按压所述夹持柄通过所述摆杆来推动所述滑动套向前滑动使得两所述夹持杆合并实现夹持,所述固定帽与所述滑动套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滑动套向后滑动使得两所夹持杆张开的复位拉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杆包括平行段和张开段,所述固定帽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平行段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柄上,所述夹持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张开段的前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平行段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安装孔配合,两所述张开段倾斜设置且呈张开状态,所述固定帽向前滑动时所述安装孔挤压两所述夹持杆使得两所述夹持杆由张开状态变为合并状态,两所述夹持杆合并后,两所述夹持盘平行接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虹膜缝合引针器,包括用于对虹膜组织进行夹持的镊头部,所述镊头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实现所述镊头部夹持动作的手柄部;所述镊头部包括两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持盘,两所述夹持盘对应配合设置用于实现夹持,两所述夹持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缝线针的引针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虹膜镊性质,通过所述手柄部控制所述镊头部实现张开与合并,可用来夹持、抓取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不会使得虹膜组织撕裂或损伤;二是所述引针孔可以引导缝线针顺利的穿过想缝合的虹膜组织,并且保证缝合部分足够,不会因为缝合部分太少,导致打结后虹膜断裂,手术失败。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辅助打结,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增加了多个方位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并且减少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减少了眼镜术中暴露时间,减轻炎症反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8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模具底座用夹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锁紧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