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8364.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坤;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成坤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丁尔宇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建筑 蓄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顶端设置有生态过滤结构,所述生态过滤结构是由支撑框、植被层、砂石层、碎石层和防渗土工膜层构成,所述植被层、所述砂石层、所述碎石层和所述防渗土工膜层均位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所述生态过滤结构顶部侧边设置有若干与海绵道路连接的第一导水管,所述生态过滤结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与楼顶雨水收集仓连接的第二导水管,所述蓄水槽一侧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蓄水槽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护结构。有益效果:能够对建筑楼顶的雨水以及海绵道路上的雨水进行集中过滤并收集,并实现对雨水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蓄水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确保下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但是现有的蓄水装置需要通过化学物质对水进行净化,操作麻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顶端设置有生态过滤结构,所述生态过滤结构是由支撑框、植被层、砂石层、碎石层和防渗土工膜层构成,所述植被层、所述砂石层、所述碎石层和所述防渗土工膜层分别均位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并且,所述碎石层位于所述防渗土工膜层的顶端,所述砂石层位于所述碎石层的顶端,所述植被层位于所述砂石层的顶端,所述生态过滤结构顶部的侧边设置有若干与海绵道路连接的第一导水管,所述生态过滤结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与楼顶雨水收集仓连接的第二导水管,所述蓄水槽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蓄水槽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的底端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和所述支撑框分别均为钢筋混凝土浇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水管靠近所述海绵道路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导水管靠近所述楼顶雨水收集仓的一端分别均设置有粗滤网套。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结构是由若干支撑顶梁和支撑立柱构成,所述支撑顶梁位于所述支撑框的底端,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顶梁和所述蓄水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内部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支撑斜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蓄水槽、生态过滤结构、支撑框、植被层、砂石层、碎石层、防渗土工膜层、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排水管、水泵和支护结构构成的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从而能够对建筑楼顶的雨水以及海绵道路上的雨水进行集中过滤并收集,并实现对雨水的重复利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成坤,未经胡成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8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穿刺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粉保护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