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绒压柱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8276.1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付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绒压柱装置,包括壳体、挤压柱和容纳块,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挤压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壳体顶部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槽和滑动孔均连通挤压孔,所述容纳块顶部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块位于滑动槽中与壳体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柱伸入滑动孔中与壳体竖向滑动连接,并且挤压柱伸入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呈圆盘装置,并且挤压板的直径与容纳孔的孔径相同,该装置能够快速把艾绒挤压成艾柱,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柱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艾绒压柱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技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温针灸疗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烤,借艾绒之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补中益气,祛寒止痛,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逐渐重视具有神奇疗效的温针灸疗法。
目前常见的温针灸疗法使用的艾柱是通过艾绒添加粘合剂等辅料后,利用手工捏成艾柱,并且通常使用一次温针灸疗法需要使用到很多艾柱,通过人工手工捏成艾柱十分耗费时间,因此需要设置一种快速挤压艾绒使其成柱状的辅助装置,用来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绒压柱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把艾绒挤压成艾柱,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绒压柱装置,包括壳体、挤压柱和容纳块,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挤压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壳体顶部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槽和滑动孔均连通挤压孔,所述容纳块顶部设置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块位于滑动槽中与壳体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柱伸入滑动孔中与壳体竖向滑动连接,并且挤压柱伸入端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呈圆盘装置,并且挤压板的直径与容纳孔的孔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与容纳孔竖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底板和手柄,所述容纳块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顶出槽,所述顶出槽连通容纳孔,所述顶出底板位于容纳孔内,所述手柄位于顶出槽内,并且手柄一端与顶出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顶出槽位于外界。
进一步所述容纳块包括相互水平滑动连接的第一容纳块和第二容纳块,容纳孔分成两个半圆孔位于第一容纳块和第二容纳块的相对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块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槽,第二容纳块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伸入连接槽中,并且连接槽内设置有锁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锁定装置为弹簧珠,所述弹簧珠位于连接槽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弹簧珠与凹槽配合。
进一步所述挤压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固定连接的针柱。
进一步所述挤压柱位于外界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接的按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艾绒放入到容纳孔中,然后再把容纳块推入到滑动槽内,接着再按压挤压柱,能够快速使艾绒形成艾柱,并且通过设置顶出装置,能够把艾柱顶出容纳孔,不会使艾柱卡在容纳孔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艾绒压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艾绒压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医医院,未经嘉兴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8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焊管机的磁棒外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商标代理用的专用秘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