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4747.1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肇璞;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B24B41/06;B24B55/06;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金 轮毂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包括呈圆柱形、且顶部开口的底座,位于底座内部中间、且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放置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位于放置板顶部、且两侧均开设有凹弧槽的轮毂,设于放置板上、且与轮毂紧固连接的固定组件,分别位于轮毂两侧的研磨头和清扫头,所述研磨头和清扫头与轮毂的接触面均呈凸弧形,固定于底座内壁两侧、且输出端分别与研磨头和清扫头相连接的伸缩气缸;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性好、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打磨加工精度高等等优点,在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在使用者使用其对轮毂进行加工时,大多都只能对恒定尺寸的轮毂进行打磨加工,难以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合金轮毂进行加工,因此大大限制了设备的适用性,且现有的设备在对轮毂进行打磨加工时,难以在轮毂打磨的同时对轮毂上残留的残渣碎屑进行清扫,因此导致轮毂打磨后,还需使用者手动对轮毂进行清扫,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并极大的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难以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合金轮毂进行加工,适用性差,难以在打磨轮毂同时对轮毂残渣碎屑进行清扫,增加了使用者工作强度,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并影响了设备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合金轮毂加工的设备,包括呈圆柱形、且顶部开口的底座,位于底座内部中间、且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放置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位于放置板顶部、且两侧均开设有凹弧槽的轮毂,设于放置板上、且与轮毂紧固连接的固定组件,分别位于轮毂两侧的研磨头和清扫头,所述研磨头和清扫头与轮毂的接触面均呈凸弧形,固定于底座内壁两侧、且输出端分别与研磨头和清扫头相连接的伸缩气缸;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机箱,安装于机箱内部的步进电机,底端与步进电机输出端相连接、且顶端贯穿通孔的双向丝杆,固设于双向丝杆中间位置处的固定块,套设于双向丝杆两端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螺纹方向相反,周向分布于双向丝杆四周、并与轮毂内壁相贴合的多个卡紧板,设置于任一卡紧板与螺纹块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卡紧板和螺纹块相铰接,且任一所述卡紧板与两个螺纹块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底部中间、且输出轴与机箱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安装有降噪壳。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端与放置板相连接的支杆,所述支杆设置有三根,安装于底座内部下方的导轨,位于导轨内部、且顶部与任一支杆底端相连接的导轮,所述导轮与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清扫头与轮毂的接触面黏结有毛刷。
优选地,任一所述卡紧板倒L型,且任一所述卡紧板与轮毂内壁的接触面粗糙。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焊接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4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表面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清洗显示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