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成像型智能电子围栏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4506.7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邰永航;温元斌;黄小乔;姜涛;杨志坤;耿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H04N5/225;G08B3/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 地址: | 6500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成像 智能 电子 围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红外成像型智能电子围栏,包括多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内套杆,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面上方设有锁紧装置,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面且位于锁紧装置的下方设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有调节装置的一端,所述调节装置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面设有固定长钉,所述内套杆的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警报器和摄像头,所述内套杆的右侧面且位于安装板的下方设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可在曲折周界和崎岖不平的地形上布置,实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严格对准,抓拍图像,判断报警原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界安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红外成像型智能电子围栏。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红外型电子围栏使用红外对射。红外对射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 infrared intrusion detectors),其基本的构造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束强度指示灯、光学透镜等。其侦测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射线,再经过光学透镜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最后光线由接收端的光敏晶体管接收。当有物体挡住发射端发射的红外射线时,由于接收端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所以会发出警报。由于发射和接收的均为点状光束,因此需要严格对准。现有的红外对射系统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触发报警后没有对应的抓拍图像,难以判断是何因触发报警,只适宜直线边界,不能在曲折周界和崎岖不平的地形上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红外成像型智能电子围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红外成像型智能电子围栏,包括多个支撑装置,多个所述支撑装置摆放成两排组成电子围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围栏网,相对的两个支撑装置上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套杆,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面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外套筒的外侧面且位于锁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有调节装置的一端,所述调节装置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长钉,所述内套杆的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支撑杆的四周均匀铺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内套杆上且位于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警报器和摄像头,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左侧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内套杆的右侧面且位于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红外发射管或红外接收管设置于安装座的右侧面,所述内套杆的左侧面且位于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于外套筒外侧面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与内套杆接触,另一端设置有锁紧旋钮。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的两端面均设置有调节螺母,两个所述调节螺母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两个所述调节螺栓远离调节套筒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调节螺栓的另一端均位于调节套筒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匀分布在外套筒的外侧面,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所述警报器、摄像头、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均由单片机控制,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4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交流电缆耐压组合试验架
- 下一篇:一种双弧形带孔消浪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