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材压接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2811.2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吴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齐信宏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压接固定装置,属于线材压接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箱,所述气箱内壁的下表面和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对应两个通孔相连通,所述气箱的上表面与风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线材压接固定装置,通过设置风机、连接管、通孔和壳体,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该固定装置的同时可以对线材进行固定,降低了压接设备在对线材压接的过程中出现错位的情况,且工作人员无需一直扶持线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由于在压线的过程中,风机会通过通孔对壳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保障该固定装置不易因压接设备运行时的晃动而出现倾斜,保障了压接设备加工线材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压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材压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端子压接机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连续压接的必要工具,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端子压接机在使用为了便于进行使用,往往会缩小端子压接机的体积和重量,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失去了重量的优势,便携式的端子压接机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不仅容易造成端子压接机出现倾倒损坏的情况,且容易影响线材压接的效果,降低线材压接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材压接固定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端子压接机在使用为了便于进行使用,往往会缩小端子压接机的体积和重量,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失去了重量的优势,便携式的端子压接机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不仅容易造成端子压接机出现倾倒损坏的情况,且容易影响线材压接的效果,降低线材压接时品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材压接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箱,所述气箱内壁的下表面和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对应两个通孔相连通,所述气箱的上表面与风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连接管的底端与气箱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风机的两个进气端分别与两个连接管顶端和底端相连通,位于左侧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固定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固定管的左端与套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套管的内套接有滑管,所述滑管的左端与连接块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块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板,且两个夹板均位于滑孔,所述滑孔开设在连接块的左侧面,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内壁的右侧面和滑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的下表面通过连接导管与风机的背面和压接设备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正面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筛板,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把手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进风孔,两个通孔内均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齐信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齐信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2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