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下冲洗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2777.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黑鹰;金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1/00;A61M3/02;A61B1/015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内窥镜 冲洗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下冲洗吸引管,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外管和内管互不连通,内管与外管同心设置,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设置为吸引腔,吸引腔的非工作端连通有吸引接口,吸引腔内环设有亲水性涂层,内管的内腔设置为注液腔,注液腔的非工作端安装有连通内管的注液接口,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位于吸引腔工作端环形均布的连接片,吸引腔的工作端与连接片之间形成吸引端口,注液腔的工作端设有阶梯型口径减小的冲洗端口。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吸引管的堵塞,有效清理积血积液,可以使内镜显露出良好的手术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下冲洗吸引管。
背景技术
在内镜下手术进行EMR、ESD手术或其他的复杂操作时,由于冲洗、吸引与诸多其他操作均通过内镜操作孔来完成,在遇到出血同时要进行止血等治疗时,术野不清楚,难以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冲洗吸引管的引流效果差,病变组织以及干酪样物质等脓液容易使吸引管发生堵塞,积血积液或其它污染物难以排出,使得内镜无法显露处良好的手术视野,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下冲洗吸引管,能够避免吸引管的堵塞,有效清理积血积液,可以使内镜显露出良好的手术视野。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下冲洗吸引管,包括外管和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互不连通,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心设置,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空腔设置为吸引腔,所述吸引腔的非工作端连通有吸引接口,所述吸引腔内环设有亲水性涂层,所述亲水性涂层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内管的内腔设置为注液腔,所述注液腔的非工作端安装有连通所述内管的注液接口,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位于所述吸引腔工作端环形均布的连接片,所述吸引腔的工作端与所述连接片之间形成吸引端口,所述注液腔的工作端设有阶梯型口径减小的冲洗端口。
优选的,所述外管、内管和连接片采用一体成型,且均为一次性塑料软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四或六个。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为3-5微米。
优选的,所述吸引接口通过密封胶片粘接在所述外管的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注液接口安装在所述外管的远离所述冲洗端口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连接片在吸引接口吸引积血积液时,对病变组织以及干酪样物质等脓液起到过滤阻挡作用,避免较大的组织堵塞吸引腔,利用亲水性涂层-丙烯酸树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吸引接口工作时,吸引液湿润亲水性涂层,涂层上会形成摩擦阻抗极低的水凝胶,促进吸引液的流畅流通,有效避免吸引时的管道堵塞;阶梯型口径减小的冲洗端口有利于加强冲洗时注液腔内冲洗液的出口压力,更好的对病变组织等进行稀释混合处理,经后续吸引腔引流后,以显露出良好的手术视野;将吸引腔与注液腔分隔开设置,这样不易使吸引液同冲洗液发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管;2-内管;3-吸引腔;301-吸引端口;302-吸引接口;303-密封胶片;4-注液腔;401-冲洗端口;402-注液接口;5-连接片;6-亲水性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进行清楚完全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2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下四方向移动球形电刀
- 下一篇:一种木耳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