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42569.9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齐玉山;田立鹏;王焕中;高建明;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周敬军 |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02;C21D1/58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丁鹏鹏 |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淬火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包括沥油冷却架,沥油冷却架中间设有倾斜的安装架板,安装架板顶部设有多个成阶梯状排布的冷却平台,冷却平台为外侧高于内侧倾斜设置,沥油冷却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着冷却平台吹的冷却风机,沥油冷却架的底部设有接油槽。本实用新型可以把板簧通过机器人抓取放到冷却平台上,冷却平台上的板簧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遮挡,淬火油直接滴到接油槽内,并且冷却时通过冷却风机吹,加快冷却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板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淬火,目前淬火为板簧在淬火炉进行加热后,然后放入淬火机上,由淬火机放入到淬火油池中进行淬火,淬火完后后取出,然后放到回火炉中进行回火。在淬火油池淬火完成后,板簧取出后会带有一些淬火油,目前均是直接放入回火炉或放在托盘上晾干,这样会造成淬火油浪费,且不易把淬火油沥干,放入回火炉内产生很大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解决目前板簧在拿出淬火油槽后均是直接放入回火炉或放在托盘上晾干,这样会造成淬火油浪费,且不易把淬火油沥干,放入回火炉内产生很大烟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包括沥油冷却架,沥油冷却架中间设有倾斜的安装架板,安装架板顶部设有多个成阶梯状排布的冷却平台,冷却平台为外侧高于内侧倾斜设置,沥油冷却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着冷却平台吹的冷却风机,沥油冷却架的底部设有接油槽。
安装架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架板,连接架板的两端固定在沥油冷却架上,沥油冷却架上设有多个长条状的沥油孔。方便沥下的油流入接油槽。
每个沥油孔的后侧固定有多个竖直的挡油板;防止油在冷却风机吹过来时直接吹在沥油冷却架上,连接架板的下方设有倾斜的遮挡板;接油槽的底部为外侧高于内侧的倾斜式设置;方便排油,接油槽的内端底部设有放油管,放油管上设有阀门。
接油槽的外侧顶部固定有防漏挡板。可以把板簧通过机器人二抓取放到冷却平台上,冷却平台上的板簧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遮挡,淬火油直接滴到接油槽内,并且冷却时通过冷却风机吹,加快冷却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可以把板簧通过机器人抓取放到冷却平台上,冷却平台上的板簧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遮挡,淬火油直接滴到接油槽内,并且冷却时通过冷却风机吹,加快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板,2、沥油冷却架,3、冷却风机,4、沥油孔,5、连接架板,6、防漏挡板,7、冷却平台,8、遮挡板,9、接油槽,10、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用于板簧淬火线的沥油冷却装置,包括沥油冷却架2,沥油冷却架2中间设有倾斜的安装架板1,安装架板1顶部设有多个成阶梯状排布的冷却平台7,冷却平台7为外侧高于内侧倾斜设置,沥油冷却架2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着冷却平台7吹的冷却风机3,沥油冷却架2的底部设有接油槽9。
所述安装架板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架板5,连接架板5的两端固定在沥油冷却架2上,沥油冷却架2上设有多个长条状的沥油孔4。
每个沥油孔4的后侧固定有多个竖直的挡油板10。
连接架板5的下方设有倾斜的遮挡板8;接油槽9的底部为外侧高于内侧的倾斜式设置;接油槽9的内端底部设有放油管,放油管上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周敬军,未经山东中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周敬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2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