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安全引导用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及红外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775.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立达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G08G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安全 引导 红外 探测 装置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安全引导用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及红外探测装置,包括外壳、转动架和探测器主体安装部,所述的外壳包括左外壳和右外壳,左外壳和右外壳均为左右两侧开口的筒形结构,左外壳和右外壳中部均形成腔体,右外壳设置于左外壳右侧,转动架设置于右外壳的腔体内,转动架上端与右外壳腔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实现转动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探测器主体安装部包括套筒和探测器安装筒,探测器安装筒设置于套筒右端,所述的探测器安装筒用于安装红外探测器,套筒中部与转动架下端中部转动连接,实现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红外探测器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便于角度校准,减少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及红外探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安全引导用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及红外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探测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在道路安全引导方面也是普遍使用。目前道路安全引导用途的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探测道路过往车辆,给道路安全引导装置发出信号,使得道路安全引导装置工作,但是目前使用的红外探测器在安装时角度调节不便,或者角度调节完成后容易松动,导致角度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安全引导用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及红外探测装置,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同时在角度调节后进行角度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安全引导用红外探测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转动架和探测器主体安装部,所述的外壳包括左外壳和右外壳,左外壳和右外壳均为左右两侧开口的筒形结构,左外壳和右外壳中部均形成腔体,右外壳设置于左外壳右侧,转动架设置于右外壳的腔体内,转动架上端与右外壳腔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实现转动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探测器主体安装部包括套筒和探测器安装筒,探测器安装筒设置于套筒右端,所述的探测器安装筒用于安装红外探测器,套筒中部与转动架下端中部转动连接,实现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的转动架用于实现探测器主体安装部在外壳内转动。
所述的探测器安装筒包括束线片、探测器主体固定套和反射罩,探测器主体固定套左侧面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束线片设置于探测器主体固定套左端,反射罩设置于探测器主体固定套右端,反射罩左侧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和大小匹配;所述的束线片用于对红外探测器的线束进行限位。
所述的转动架为倒U型结构,转动架上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右外壳腔体的左部上表面与第一螺纹通孔位置和大小匹配设置有第二通孔,转动架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螺纹孔与右外壳转动连接,实现转动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转动架下端前后两侧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前后两侧的第三通孔同轴设置,转动架下端通过第三通孔与套筒转动连接,实现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
所述的套筒中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靠近转动架的侧面均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套筒通过转动连接轴与转动架转动连接;套筒左端设置有套筒端盖,套筒端盖左侧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出线口。
所述的右外壳上部内表面且位于第二通孔边缘处开设有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的限制槽,转动架下端前后两侧内表面且位于第三通孔边缘处开设有与第三通孔同轴设置的限制槽,限制槽内均转动设置有与限制槽形状匹配的环形限制片,环形限制片中部的通孔为第第三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的大小和位置与对应的第二通孔或第三通孔匹配,环形限制片的上下表面均沿环形限制片的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凸起,每个凸起均沿环形限制片的径向设置,转动架上端的环形限制片的上表面与第二通孔处的限制槽的上表面接触设置,转动架上端的环形限制片的下表面与转动架上表面中部接触设置;转动架下端后侧的环形限制片后侧面与转动架后侧的第三通孔处的限制槽的后侧面接触设置,转动架下端后侧的环形限制片前侧面与套筒后侧的转动连接轴的后侧面接触设置;转动架下端前侧的环形限制片前侧面与转动架前侧的第三通孔处的限制槽的前侧面接触设置,转动架下端前侧的环形限制片后侧面与套筒前侧的转动连接轴的前侧面接触设置;与环形限制片的环形面相接触的接触面均设置有与凸起形状及位置匹配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立达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立达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台面积水的洗漱台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