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母粒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1001.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春;司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辅朗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85 | 分类号: | B29C48/285;B29B9/00;B29C48/395;B29C48/793;B29B7/88;B29B7/82;B29B7/16;B29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马聪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母粒制备装置,搅拌釜固定在固定架内,第一电机下端转轴连接设于搅拌釜内的搅拌结构,搅拌釜外部与壳体之间设有金属网格片,搅拌釜一侧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与设于搅拌釜内的喷头连接,搅拌釜底端设有带有出料阀的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造粒机,造粒机一端设有造粒机进料口。搅拌釜在导入搅拌原料后,通过加热金属网格片使得壳体和搅拌釜之间的油液温度升高,从而加热融化搅拌原料,然后由进液管接入导电剂,从进气口通入惰性气体防止内部原料的氧化和反应,再经搅拌装置将导电剂和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由出料口进入造粒机进行制备,然后由螺纹杆从装置内挤出后收集,从而能够得到一种质量优良的防静电母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静电母粒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静电母粒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防静电母料所应用的环境和实际加工的模式发现,评价高的防静电母料能够缩短加工的周期提升产品加工的实际力学性能;相较于原有的直接加工模式而言采用优良靠谱的抗静电母料实现加工和填充,无疑能够降低各种产品投入的成本,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各种防静电母料实际投入的数量,以获得与实际使用情况相适配的产品。
但目前传统的防静电母粒的制备过程是将PVC,PC,PE等粉末或者颗粒状的粉底加入到造粒机中,经螺杆挤出,再用物理搅拌的形式,将导电剂和树脂混合均匀后融化制备,但这个过程混合不是很充分,分散不均匀就会导致导电性能不能充分体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防静电母粒制备装置,能够在制备防静电母粒的过程中将导电剂和树脂母粒能够充分混合,将导电剂分散均匀,得到质量优良的防静电母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静电母粒制备装置,包括固定架、搅拌釜和造粒机,所述搅拌釜固定在固定架内,所述搅拌釜侧壁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浸润油液,所述搅拌釜顶端上分别连接有贯穿空腔的进气口、出气口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转轴连接设于搅拌釜内的搅拌结构,所述空腔之间设有金属网格片,所述金属网格片与连接在空腔外侧的加热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搅拌釜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壳体与设于搅拌釜内的喷头连接,所述搅拌釜一侧连接有带有进料阀的进料口,所述搅拌釜底端设有带有出料阀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造粒机,所述造粒机一端设有造粒机进料口,另一端设有造粒机出料口,所述造粒机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连接在造粒机内部两端的轴承固定连接且与外部的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轴,扰流板和连接杆,所述搅拌轴底端设有的连接杆上并列排布着扰流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呈折线形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上开有多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球形,且球形表面设有多组细小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格片包裹在搅拌釜四周呈圆筒形。
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通入惰性气体,且在搅拌过程中进料阀和出料阀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釜在导入搅拌原料后,通过加热金属网格片使得空腔的油液温度升高,从而加热融化搅拌原料,然后由进液管接入导电剂,从进气口通入惰性气体防止内部原料的氧化和反应,再经搅拌装置将导电剂和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由出料口进入造粒机进行制备,然后由螺纹杆从装置内挤出后收集,从而能够得到一种质量优良的防静电母粒。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网格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辅朗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辅朗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1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