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0001.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柳大军;赵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忻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印小虎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耐用 野外 采集 昆虫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包括网柄以及设置在网柄右端的网袋,所述网柄的右端设有第一环,第一环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套设有第二环,第二环螺纹紧固在环形槽内,网袋与第二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网柄由内杆以及滑动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组成,外管的左端设为封堵结构,外管的左端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网柄的总长度进行调节,方便人员进行抓取作业,便于对网袋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装置,降低更换成本,提高其余部件的耐用性,且便于通过收缩翻转的方式缩小整个装置的总体积,节省占用空间,方便携带,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昆虫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
背景技术
野外昆虫采集时,为了更多地捕获昆虫而且保持昆虫的完整性,减少由于捕捉造成昆虫完整性的破坏,造成后续制作标本的不完整,离不开捕虫网,目前市售的捕虫网包括网柄、网袋和网圈;
现有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其体积大多是固定的,不便于缩小野外采集昆虫工具的总体积进行携带,且不便于对网袋进行更换,现有的在使用过程中,网袋经常存在因植物刮坏的现象,现有的大多是直接更换整个装置,整体更换的方式对长期使用来说更换成本较大,耐用程度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耐用的野外采集昆虫工具,包括网柄以及设置在网柄右端的网袋,所述网柄的右端设有第一环,第一环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套设有第二环,第二环螺纹紧固在环形槽内,网袋与第二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网柄由内杆以及滑动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组成,外管的左端设为封堵结构,外管的左端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左端延伸至外管的左端并固定安装有旋钮,内杆螺纹套设在螺杆上,内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第一环转动安装在固定块的顶部一侧,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块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L形杆,L形杆的顶端延伸至内杆的上方并设为锥形结构,第一环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L形杆相配合,第一环的底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并开设有第二卡槽,L形杆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杆,卡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并设为锥形结构,L形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把手,矩形杆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槽,矩形槽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第一槽内的滑块,滑块的顶部与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和第一环的顶部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合页,第一环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固定块的顶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比内杆的顶部高。
优选的,所述内杆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L形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杆的左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螺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内杆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左端内壁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T形快固螺栓,T形快固螺栓的顶部延伸至第一环的上方,第一环螺纹套设在四个T形快固螺栓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忻州师范学院,未经忻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0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间纯净水加湿设备
- 下一篇:烹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