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捻接器剪刀拆卸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9846.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东;马国智;王万琪;孙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11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接 剪刀 拆卸 专用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接器剪刀拆卸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捻接器剪刀拆卸专用工具,包括把手、握把和六角扳手,且把手为U型结构,且设有握把和棘轮,在棘轮的下端卡接有六角扳手,将六角扳手位于捻接器上需要拆卸的螺丝上,并通过握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按压,使得螺丝受到垂直的力均匀,且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反复绕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做圆周运动,进而便于对螺丝进行拆卸,且避免六角扳手与螺丝相脱离,节约拆卸时间,方便使用,通过设有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便于对握把进行收纳,且设有盲孔,便于对六角扳手进行存放,并设有第二螺纹槽和螺纹杆,便于对套筒的方向及长度进行调节,方便收纳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捻接器剪刀拆卸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捻接器剪刀拆卸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纱线作为纺织过程中既是一个中间产品也是后续工艺的原料,因此在纺纱过程中对纱线瑕疵的有效检测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粗节、细结、错支、链状纱疵均是影响纱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织布过程中的纱线断头等纱线瑕疵处理过程中均需用到纱线捻接器进行剪断并自动续接;
但是现有的纱线捻接器在进行更换时,由于捻接器剪刀区域较为狭小,且捻接器剪刀大多采用六角螺丝进行安装,不便于拆卸,而且在进行拆卸拧动螺丝时,在使用普通工具进行拆卸时,无法使得螺丝受到垂直平衡的力,容易使得螺丝拧滑脱,浪费更换的时间,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捻接器剪刀拆卸专用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捻接器不便拆卸,且拆卸时容易使得螺丝拧滑落,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把手、握把和六角扳手,所述把手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把套,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柱,所述转动轴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柱,所述握把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握把的另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握把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所述把手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六角扳手插接在所述套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螺纹柱和所述第二螺纹柱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握把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握把一端螺纹连接的所述密封盖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盲孔的直径与高度均大于所述六角扳手的直径与长度。
优选的,所述把手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把套采用软性海绵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采用深沟球轴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U型结构的把手,且设有握把和棘轮,在棘轮的下端卡接有六角扳手,将六角扳手位于捻接器上需要拆卸的螺丝上,并通过握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按压,使得螺丝受到垂直的力均匀,且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反复绕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做圆周运动,进而便于对螺丝进行拆卸,且避免六角扳手与螺丝相脱离,节约拆卸时间,方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便于对握把进行收纳,且设有盲孔,便于对六角扳手进行存放,并设有第二螺纹槽和螺纹杆,便于对套筒的方向及长度进行调节,方便收纳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正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9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