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絮凝池排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38349.9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程旭;李晓丹;刘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池排泥 系统 | ||
1.一种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池体(1),所述絮凝池体(1)内间隔设置有多块竖板(2),多块所述竖板(2)将所述絮凝池体(1)分隔为多个分隔池(3);
每一所述分隔池(3)内间隔设置有多块竖向布设的分隔板(4),每一所述分隔池(3)内均设置有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伸入所述分隔池(3)内的一端穿设于多块所述分隔板(4)上,且位于所述分隔池(3)内的所述排污管(5)开设有吸污孔(51),所述分隔池(3)的相对两内侧壁与内底壁之间均倾斜设置有导泥板(6),且两块所述导泥板(6)位于所述排污管(5)的两侧;
所述排污管(5)伸出所述分隔池(3)的一端设置有排污泵(8),所述絮凝池体(1)的一外侧设置淤泥槽(7),且所述淤泥槽(7)位于多根所述排污管(5)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池(3)远离所述排污泵(8)的一内侧壁与内底壁之间也倾斜设置有导泥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板(6)呈直角三角形状,且所述导泥板(6)的斜面与所述分隔池(3)的内底壁之间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孔(51)朝向所述分隔池(3)的内底壁开设,多个所述吸污孔(51)沿所述排污管(5)轴线方向间隔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孔(51)开设有两排,两排所述吸污孔(51)对称布设,且相对布设的两个所述吸污孔(51)的两条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池(3)的内底壁沿排污管(5)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墩(101),所述支撑墩(101)位于所述排污管(5)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墩(101)的上表面转动装配有固定件(9),所述排污管(5)通过所述固定件(9)固定于所述支撑墩(101)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絮凝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9)包括管夹(91)、安装板(92)、导向板(93)、卡接板(94)和复位弹簧(95);
所述管夹(91)的一端水平转动装配于所述支撑墩(10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92)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撑墩(101)的上表面,且所述安装板(92)与所述管夹(91)的转动轴线分别位于所述排污管(5)的两侧,所述导向板(93)水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92)的顶端,所述卡接板(94)水平滑动装配于所述导向板(93)上,所述卡接板(94)上开设有供所述管夹(91)的另一端插入通孔,且所述导向板(93)的长度大于所述管夹(91)水平段的长度,所述复位弹簧(95)横向设置于所述导向板(93)和所述安装板(92)之间,当所述管夹(91)的水平段插入所述卡接板(94)内时,所述复位弹簧(95)呈收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83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油捞油钢丝绳动态旋转盘密封防控器
- 下一篇:清水池导流墙施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