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筋膜提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38199.1 | 申请日: | 2020-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陈金灿;徐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筋膜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筋膜提取装置。包括呈夹子状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为整体结构,通过中间的折弯过渡部(8)分成上下两部;所述主体(1)的上部前端为开设有上部提取刀口(3)的上提取部(2),主体(1)的下部前端为开设有下部提取刀口(4)的下提取部(5);所述上提取部(2)的上部提取刀口(3)为圆形锐利凸起,所述下提取部(5)为中空的圆锥形凹槽结构,其上部边缘处设为锐利凸起构成下部提取刀口(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能够准确快速的对筋膜进行提取,大幅提高手术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筋膜提取装置,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筋膜是人体中常见的组织之一,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在很多手术中经常需要对筋膜进行提取。现有提取筋膜的器具主要以剪刀代替,用血管钳对筋膜周围组织分离开后用剪刀剪取适量大小,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切取不精确,大多需要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法,才能保证筋膜切取的干净、精准,已严重影响到整体手术的效率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筋膜提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能够准确快速的对筋膜进行提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筋膜提取装置包括呈夹子状的主体,所述主体为整体结构,通过中间的折弯过渡部分成上下两部;
所述主体的上部前端为开设有上部提取刀口的上提取部,主体的下部前端为开设有下部提取刀口的下提取部;
所述上提取部的上部提取刀口为圆形锐利凸起,所述下提取部为中空的圆锥形凹槽结构,其上部边缘处设为锐利凸起构成下部提取刀口。
进一步,所述下部提取刀口直径为15mm,所述上部提取刀口的直径略小于下部提取刀口。
进一步,所述下提取部的凹槽深度为5mm。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上下两部中间,靠近折弯过渡部处设有用于调节主体开合度的压簧。
进一步,所述压簧通过两侧前端的压杆与主体两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簧通过两侧后端的压簧支撑杆与主体的折弯过渡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能够准确快速的对筋膜进行提取,大幅提高手术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上提取部,3、上部提取刀口,4、下部提取刀口,5、下提取部,6、压簧,7、压簧支撑杆,8、折弯过渡部,9、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筋膜提取装置,包括呈夹子状的主体1,所述主体1为整体结构,通过中间的折弯过渡部8分成上下两部;
所述主体1的上部前端为开设有上部提取刀口3的上提取部2,主体1的下部前端为开设有下部提取刀口4的下提取部5;
所述上提取部2的上部提取刀口3为圆形锐利凸起,所述下提取部5为中空的圆锥形凹槽结构,其上部边缘处设为锐利凸起构成下部提取刀口4。
进一步,所述下部提取刀口4直径为15mm,所述上部提取刀口3的直径略小于下部提取刀口4。且上下刀口的刀头齿面相错,实现对筋膜的提取效果。
进一步,所述下提取部5的凹槽深度为5mm。满足实际手术过程中对筋膜提取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8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再造烟叶的空腔式加热卷烟
- 下一篇:装配式预制楼板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