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媒体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6739.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良;卢芳洪;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9B19/00;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媒体 一体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媒体一体机,其包括安装在装载壳体内的主机体,主机体包括机壳,机壳固定有电缸,电缸的活塞杆安装在机壳上,电缸的缸体用于与装载壳体固定,机壳开设有散热孔;电缸耦接有用于在主机体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控制电缸得失电的感光电路,感光电路包括:感光模块、比较模块、逻辑判断模块以及开关模块,当主机体失电的情况下,电缸拉动主机体朝靠近墙壁的方向运动并停留在装载壳体内。本申请具有开关模块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缸推动主机体朝靠近黑板的方向移动并伸出于装载壳体的开口,使得主机体的散热空间增大,机壳内的热量更易散发,延长了主机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媒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媒体一体机。
背景技术
多媒体一体机是集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一体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其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时只需用手指轻轻地触碰大屏幕显示器的图符或文字,或直接进行手写;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了教学互动性,使教学更简洁、高效。
现有的多媒体教室中,通常将黑板与多媒体一体机结合使用,通过在中空且较为扁平的装载壳体内固定多媒体一体机,壳体的开口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若干黑板,通过滑动黑板使得黑板对多媒体一体机进行遮挡,或滑动黑板使得黑板与多媒体一体机错位,进而多媒体一体机露出壳体,从而实现黑板与多媒体一体机的切换;壳体通常安装在靠近教室中靠近讲台的墙壁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多媒体一体机工作时电子元器件发热且散发热量,由于多媒体一体机位于装载壳体内,空间较为狭窄,电子元器件的散热空间较小,热量不易散发导致电子元器件受损,多媒体一体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壳体内的多媒体一体机的散热效果较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媒体一体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媒体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媒体一体机,包括安装在装载壳体内的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一端端面朝向黑板,所述机壳固定有若干用于推动主机体朝靠近或远离黑板的方向移动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安装在机壳上,所述电缸的缸体用于与装载壳体固定,所述机壳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电缸耦接有用于在主机体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控制电缸得失电的感光电路,所述感光电路包括:
感光模块,用于检测机壳外表面感应的光照强度并输出感光信号;
比较模块,耦接于感光模块并设置有阈值信号Vref1以在感光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输出比较信号;
逻辑判断模块,耦接于比较模块以在同时接收到两个比较信号时输出逻辑信号;
开关模块,耦接于逻辑判断模块并串联在电缸的供电回路中,多媒体一体机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在接收到比较信号时输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缸启动并推动主机体朝远离墙壁的方向运动并伸出于装载壳体;
当主机体失电的情况下,电缸失电并拉动主机体朝靠近墙壁的方向运动并停留在装载壳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媒体一体机在未使用时,黑板闭合装载壳体的开口,此时多媒体一体机位于装载壳体内;而感光模块对的机壳表面受到的光照强度进行实时检测,使用多媒体一体机时,工作人员沿水平方向滑动黑板使得主机体露出于装载壳体的开口处;此时光线照射进装载壳体内并照射在主机体表面,感光模块发出的感光信号变大,当感光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比较模块输出比较信号至逻辑判断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同时接收到两个比较信号时发出逻辑信号至开关模块,开关模块接收到逻辑信号并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缸推动主机体朝靠近黑板的方向移动并伸出于装载壳体的开口,主机体伸出于壳体,使得主机体的散热空间增大,机壳内的热量更易散发,电子元器件不易受损,延长了主机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6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