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渐变色树脂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4302.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蒋人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旭志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7/10;G02C7/12;G02B1/10;G02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树脂 镜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渐变色树脂镜片,包括镜片基层、变色层、偏光层、吸收层和保护层,所述镜片基层位于树脂镜片整体中间位置,所述镜片基层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变色层,所述变色层远离镜片基层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吸收层和一个偏光层,所述偏光层和吸收层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色层的溴化银镜片和氯化银镜片对可见光进行吸收,可以使树脂镜片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发生颜色改变,同时通过偏光层的透光弧片和偏角基片,可以使树脂镜片拥有多个焦点,避免光照的强弱以及远近频繁切换时,容易造成眼部疲劳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渐变色树脂镜片。
背景技术
树脂镜片是一种有机材料,内部是一种高分子链状结构,联接而呈立体网状结构,分子间结构相对松弛,分子链间有可产生相对位移的空间.光线可透过率为,透光性好,同时光学树脂镜片抗冲击力强。
然而由于树脂镜片的透光性较强,导致无法针对不同环境下的管线强度进行色调改变,最终会造成在强光下容易造成眼部受伤,并且树脂镜片的间距只有一个,导致在光照强弱以及远近频繁切换时,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变色树脂镜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渐变色树脂镜片,包括镜片基层、变色层、偏光层、吸收层和保护层,所述镜片基层位于树脂镜片整体中间位置,所述镜片基层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变色层,所述变色层远离镜片基层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吸收层和一个偏光层,所述偏光层和吸收层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镜片基层靠近偏光层一端为树脂镜片整体外侧,所述镜片基层靠近吸收层一端为树脂镜片整体内侧。
优选的,所述变色层包括溴化银镜片和氯化银镜片,所述溴化银镜片和氯化银镜片相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所述溴化银镜片远离氯化银镜片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镜片基层两侧。
优选的,所述偏光层包括偏角基片、透光弧片和光学连接胶,所述偏角基片靠近变色层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透光弧片,若干个所述透光弧片外侧弧度系数各不相同,若干个所述透光弧片远离偏角基片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变色层的氯化银镜片上,所述偏角基片远离透光弧片一侧通过光学连接胶与保护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收层包括吸收基片、氧化硅透光片和微颗粒金属透光片,所述吸收基片固定连接在氧化硅透光片和微颗粒金属透光片之间,所述微颗粒金属透光片远离吸收基片一侧与变色层的氯化银镜片固定连接,所述氧化硅透光片远离吸收基片一侧与保护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聚碳酸酯聚合薄膜,所述保护层均位于树胶镜片最外侧,所述保护层为聚碳酸酯聚合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变色层的溴化银镜片和氯化银镜片对可见光进行吸收,可以使树脂镜片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发生颜色改变,同时通过偏光层的透光弧片和偏角基片,可以使树脂镜片拥有多个焦点,避免光照的强弱以及远近频繁切换时,容易造成眼部疲劳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层剖切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光层剖切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色层剖切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片基层;2、变色层;21、溴化银镜片;22、氯化银镜片;3、偏光层;31、偏角基片;32、透光弧片;33、光学连接胶;4、吸收层;41、吸收基片;42、氧化硅透光片;43、微颗粒金属透光片;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旭志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旭志光学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4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