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转子传热结构体和空气预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34287.4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钟镇广;马永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兴隆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L15/02 | 分类号: | F23L15/02;F28D19/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王春霞 |
| 地址: | 150089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气 预热器 转子 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转子传热结构体和空气预热器,其中,转子传热结构体本体分为两段,由高温段结构体和低温段结构体组合构成;高温段结构体呈圆柱状;低温段结构体呈圆台状;高温段结构体和低温段结构体均具有毂部和热交换部。采用该转子传热结构体,转子传热结构体本体由高温段结构体和低温段结构体组合构成,高温段结构体呈圆柱状,低温段结构体呈圆台状,保持高温段结构体流通面积保持不变,使得经过高温段结构体的流体流速不受影响,低温段结构体流通面积缩小,通过低温段结构体的流体流速加快,提升空气预热器低温段烟气流速,以保证空气预热器具有足够的自清灰能力,防止空气预热器中下部区域的粘结及堵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预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转子传热结构体和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是指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热量损耗的一种预热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将锅炉尾部烟道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到进入锅炉前的空气中,将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多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一般分为板式、回转式和管式三种。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回转式预热器转子结构均为圆柱形,高温段和低温段介质流通截面积相等,由于介质温度的关系,造成了高温段的流速是低温段的1.5倍以上,大部分介质流速均超出标准范围。由于脱硝机组的特性,硫酸氢氨易形成对预热器中下部传热元件的粘结,进而形成堵灰。为此,原设计中,在充分考虑预热器换热效率而选用标准烟气流速的同时,尽量提升了预热器冷段烟气流速,以保证预热器具有足够的自清灰能力,防止预热器中下部区域传热元件的粘结及堵灰。而目前在部分机组的实际运行中,约20%的烟气用作它用,没有流经预热器,致使预热器整体烟气流速尤其是冷端烟气流速明显偏低,严重削弱了预热器自清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预热器强制吹灰系统已无法独立解决硫酸氢铵对中下部传热元件的粘结及最终严重堵灰的形成。
中国专利CN 211146546 U,公开日期2020.07.31,公开的新型圆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即是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结构包括转子中心筒、径向隔板、栅架、环向隔板、封仓板和转子内隔板,每两个环向隔板组成一个小仓隔,且呈7.5度角,整个圆周共组成48个小仓隔,径向隔板和栅架焊接到环向隔板上,封仓板和转子内隔板倾斜布置并焊接在环向隔板上。该预热器主要采用了圆台式转子结构,由于低温端流通截面积小,使得高温端与低温端的介质流速相近,预热器低温端的烟风速度提高,自清洗能力增强,预热器的抗堵灰能力增强。
虽然上述专利的空气预热器可以提高自清洗能力和抗堵灰能力,但是采用圆台式转子结构对于高温段的流体流动会造成影响,导致高温段的热空气输出和热烟气输入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圆台式转子结构易导致高温段的热空气输出和热烟气输入不稳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转子传热结构体,包括转子传热结构体本体,所述转子传热结构体本体分为两段,由高温段结构体和低温段结构体组合构成;
所述高温段结构体呈圆柱状;所述低温段结构体呈圆台状;
所述高温段结构体和所述低温段结构体均具有毂部和热交换部。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部分为若干仓格;每一所述仓格内装有蓄热板。
进一步地,沿所述高温段结构体的毂部延伸出若干第一径向隔板;若干所述第一径向隔板将所述高温段结构体分隔成若干扇形仓。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径向隔板间隔排布有若干第一分隔板。
进一步地,沿所述低温段结构体的毂部延伸出若干第二径向隔板;若干所述第二径向隔板将所述低温段结构体分隔成若干扇形仓。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二径向隔板间隔排布有若干第二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板为波浪形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兴隆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兴隆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4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