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2707.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癸霖;袁姜红;袁珊;林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A01M1/22;A01M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杨兆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监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涉及安防领域。该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的外表面套接有灯板。该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通过电网孔内部设置的电网,达到利用电击将灯源所吸引的虫子进行灭杀,避免虫子进入监控设备内部,通过集虫箱的设置,达到对于电死的虫子进行收集,以便于后续人工处理虫子尸体,解决了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内设有光源,夜晚虫子喜欢钻入其中,随着虫子尸体的增加会影响监控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监控设备主要由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这两大部分组成,前端设备通常由摄像机、手动或电动镜头、云台、防护罩、监听器、报警探测器和多功能解码器等部件组成,它们各司其职,并通过有线、无线或光纤传输媒介与中心控制系统的各种设备建立相应的联系(传输视/音频信号及控制、报警信号)。在实际的电视监控系统中,这些前端设备不一定同时使用,但实现监控现场图像采集的摄像机和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后端设备可进一步分为中心控制设备和分控制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控设备均采用人工智能系列,可以实现实时人脸识别等功能,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内设有光源,夜晚虫子喜欢钻入其中,随着虫子尸体的增加会影响监控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解决了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内设有光源,夜晚虫子喜欢钻入其中,随着虫子尸体的增加会影响监控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的外表面套接有灯板,所述灯板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的电网孔,所述电网孔的内部设置有电网,所述电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远离连接头的一端与驱动电源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并对应电网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虫箱,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左侧吸附有铁杆,所述铁杆的左端与集虫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集虫箱的左侧开设有与集虫箱内部相连通的进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孔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块,两个垫块的上表面与电网的下表面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右侧与集虫箱的左侧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铁杆的表面与卡槽的内部插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通过电网孔内部设置的电网,达到利用电击将灯源所吸引的虫子进行灭杀,避免虫子进入监控设备内部,通过集虫箱的设置,达到对于电死的虫子进行收集,以便于后续人工处理虫子尸体,解决了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内设有光源,夜晚虫子喜欢钻入其中,随着虫子尸体的增加会影响监控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的问题。
2、该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通过固定板、铁杆、磁铁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达到便于将集虫箱进行拆卸和安装,通过活动槽、活动杆和卡板的配合,达到增加集虫箱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未经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2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