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1618.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造口脱垂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医用护理技术领域的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包括粘贴片,粘贴片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外部套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材质的支撑管与气囊对造口端的肠管进行支撑,避免肠管发生脱垂,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临床护士及家属使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在通孔的圆周上设有柔性垫,柔性垫为硅胶构件,使粘贴片与造口之间通过硅胶材质的柔性垫接触,从而避免粘贴片粘贴到患者的造口,造成患者疼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持续增长,需接受造口手术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肠造口术是延长病人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肠造口脱垂的病人越来越多,肠造口脱垂给肠造口患者带来痛苦,不仅无法自理而且会造成肠管坏死需要再次手术,频繁的更换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
目前治疗肠造口脱垂最佳方案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不仅有风险而且患者无法接受再次造口手术;因此有效治疗肠造口脱垂非常重要,从而亟需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能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效治疗肠造口脱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具有有效治疗肠造口脱垂,预防肠造口再次脱垂及坏死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造口脱垂固定装置,包括粘贴片,粘贴片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外部套设有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管远离粘贴片的端部为圆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管为硅胶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粘贴片为水胶体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粘贴片的上表面上设有褶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气囊上连接有充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通孔的圆周上设有柔性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柔性垫为硅胶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材质的支撑管与气囊对造口端的肠管进行支撑,避免肠管发生脱垂,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临床护士及家属使用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在通孔的圆周上设有柔性垫,柔性垫为硅胶构件,使粘贴片与造口之间通过硅胶材质的柔性垫接触,从而避免粘贴片粘贴到患者的造口,造成患者疼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粘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贴片;2、支撑管;3、气囊;4、充气管;5、柔性垫;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人民医院,未经东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1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硅胶套管用低耗型抽真空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PVC管材的翻料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