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1180.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鹏 |
主分类号: | D01D5/098 | 分类号: | D01D5/098;D01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回收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放置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放置板上还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相连通,筒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盘管,筒体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盖和底盖,顶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进液管,底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出液管,第一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相连通,筒体下部外壁上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筒体上部外壁上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出气管,第一进液管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第二出液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熔喷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
背景技术
熔喷布是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熔喷法是依靠高温、高速的气流喷吹聚合物熔体,使其得到迅速拉伸而制备纤维的一种方法。熔喷设备是利用熔喷法制造熔喷布的机器。现有的熔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熔喷头喷出的高速热空气中含有的大部分热量会传导给熔喷设备机体,然后传导给外界空气,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设计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熔喷头喷出的高速热空气中含有的大部分热量没有得到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安装有喷头模组,所述喷头模组一侧安装有与之对应设置的接收装置,所述喷头模组与接收装置之间留有风道,所述喷头模组另一侧安装有给料模组,所述给料模组与喷头模组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机体内还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加热器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喷头模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风道上方的机体内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盘管,所述放置板上还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机体内还固定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筒体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进液管,所述底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筒体下部外壁上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筒体上部外壁上固定设有与之内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第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通过第一输液管与第二进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管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换热盘管、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的管体内均注入有换热液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表面均喷涂有隔热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盘管为螺旋式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盘管为蛇形换热盘管,且所述第二换热盘管平铺在放置板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换热液体为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熔喷设备,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在循环泵开启后,风道中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与第二换热盘管中的换热液体进行热交换,换热液体吸收了热空气的热量后,换热液体通过第二出液管、第二输液管、第一进液管进入第一换热盘管,在筒体内,第二换热盘管其中的换热液体将热量传导至筒体中的空气,随后换热液体再经由第一出液管、第一输液管、第二进液管再次进入第二换热盘管,随后在熔喷机运行的过程中,将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中,以使得进入筒体后的空气与第一换热盘管热交换后,再通过空气压缩机输入空气加热器中,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得到预热到一定温度再进入空气加热器,以减少空气加热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鹏,未经申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1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测量中定点标记装置
- 下一篇:矫姿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