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0158.8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梁路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设计 墙柱脚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连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为无盖盒状,且所述基座的底部开设有四组固定孔,四组所述固定孔内部均使用丝锥攻有螺纹,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对称开设有第一钢筋孔,所述基座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均对称开设有第二钢筋孔,每组所述固定孔内均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有柱底板,所述柱底板的整体形状为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新型通过将基座设计为盒状并预埋于地下实现将墙柱所承受的压力传导至底面大大降低了墙柱的压力,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的底部开设固定孔把柱底板牢牢的连接于基座上,然后使用四个柱底板固定墙柱更大大的增加了墙柱所能承受水平力的上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铁柱脚是将柱身所受荷载传到基础的柱部件。柱脚除把墙柱固定于基础外,还起传递和分布荷载的作用。柱脚一般由底板和靴梁组成;当柱身较小时,也可不用靴梁,墙柱脚的连接方式通常为下部有地脚螺栓,根据柱子大小,设置两颗、四颗、六颗或者更多颗地脚螺栓,没有埋件,安装钢柱时,在柱底板下部地脚螺栓上设置调节螺母,钢柱的柱底板直接落在调节螺母上,钢柱的平整度以调节螺母进行调节,柱底板下部跟混凝土之间的空隙通常采用细石混凝土来填充。
现有墙柱脚具有以下缺点:
1.强度较低,一旦墙柱承受较大压力以及水平力时容易倒;
2.连接处剪应力较大,导致柱脚开焊甚至撕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连接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为无盖盒状,且所述基座1的底部开设有四组固定孔101,四组所述固定孔101内部均使用丝锥攻有螺纹,所述基座1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对称开设有第一钢筋孔102,所述基座1相对的另外两个侧面均对称开设有第二钢筋孔103,每组所述固定孔101内均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有柱底板2,所述柱底板2的整体形状为三角形,每个所述柱底板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与固定孔101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01,每个所述柱底板2的侧面均开设有三个第二螺纹孔202,四个所述柱底板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墙柱3,所述墙柱3的底部侧面开设有四个与柱底板2侧面相对应的固定面301,每个所述固定面301上均开设三个与第二螺纹孔202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302。
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筋孔102和第二钢筋孔103内部均插入有钢筋,且所述第一钢筋孔102与第二钢筋孔103错位开设。
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筋孔和第二钢筋孔的数量均为六个,且所述基座1的中间位置预留有放置柱底板2与墙柱3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固定孔101与第一螺纹孔201内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第二螺纹孔202与第三螺纹孔302内螺纹连接有螺钉。
可选的,所述基座1预埋与地下,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与底面平齐,且所述基座1内部灌注混凝土。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201直径与固定孔101直径相同,所述第二螺纹孔202直径与第三螺纹孔302直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201内的螺钉规格与第二螺纹孔202内的螺钉规格相同,且所述柱底板2的材质采用优质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新型通过将基座1设计为盒状并预埋于地下实现将墙柱3所承受的压力传导至底面大大降低了墙柱3的压力,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1的底部开设固定孔101把柱底板2牢牢的连接于基座上,然后使用四个柱底板2固定墙柱更大大的增加了墙柱3所能承受水平力的上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柱3 的侧面开设固定面301实现柱底板2对墙柱3的夹紧,增大接触面接使得配合更默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1内浇筑混凝土加固墙柱3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0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