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约空间的污水净化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29218.4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顾梦溪;陈卓韵;林红;陈宇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 空间 污水 净化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空间的污水净化机构,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开口一侧的照射架以及设置在照射架上的净化灯,其特征在于:净化灯位于照射架朝向槽体的一面,照射架背离槽体一面上设置有伸缩柱,伸缩柱能够将照射架朝向槽体移动,直至照射架与槽体密闭贴合;照射架朝向槽体的一面上设有连贯凹槽,槽体边缘沿切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槽体中心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槽体内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当废水流至凸起位置时,凸起能够改变槽体内径,废水流速发生变化,使废水混合均匀;若干个纤维束固定在支架上,若干个纤维束垂吊在槽体内的废水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纤维束与紫外灯的配合,实现废水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或一种废水净化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污水净化机构。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纤维束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耐紫外辐照性能、低吸水率和高绝缘性等特点,作为目前最佳的高温烟气过滤材料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燃煤厂等方面。将光催化剂负载于聚酰亚胺纤维束表面,不仅能够保留其高温除尘的作用,还有望进一步赋予其降解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对于空气净化、降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改善大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印染废水是纺织厂、印染厂进行加工生产而产生的各种废水的总称,纺织印染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渣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其中以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印染过程使用的大量浆料、染料、助剂等直接导致印染废水水质比较复杂,同时,随着近年来新型染料、浆料、助剂的推广与应用,印染废水的水质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以及生物处理法等,物理处理法是指采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手段将水体中的污染物与水体分离,主要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超声波气振法,常见的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混凝法、氧化法、电化学法,这两种方法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且操作实施过程较为繁琐,而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使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营养物质,常用的生物法包括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及厌氧—好氧组合处理法,在净化降解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有水质发生改变,随着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难以降解,造成了废水净化处理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污水净化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约空间的污水净化机构,包括:槽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开口一侧的照射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照射架上的净化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灯位于所述照射架朝向所述槽体的一面,所述照射架背离所述槽体一面上设置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能够将所述照射架朝向所述槽体移动,直至所述照射架与所述槽体密闭贴合;所述照射架朝向所述槽体的一面上设有连贯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槽体的槽壁厚度以及宽度皆一致,所述槽体槽壁能够嵌入所述凹槽,所述槽体槽壁远离所述槽体槽底的一边缘上设有橡胶条;所述槽体边缘沿切线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所述槽体中心出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槽体内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当废水流至凸起位置时,所述凸起能够改变所述槽体内径,所述废水流速发生变化,使废水混合均匀;若干条所述纤维束固定在支架上,若干条所述纤维束垂吊在槽体内的废水中,若干条所述纤维束长度不同;所述伸缩柱上设置有销孔,通过所述销孔将所述伸缩柱固定在厂房或棚房内部顶端;所述紫外灯阵列分布在所述照射架的底部,通过紫外灯照射槽体内的废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灯为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束为聚酰亚胺纤维束。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槽体为螺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槽体内的废水深度不高于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废水通过水泵泵入槽体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下方为喇叭式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9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督灸防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兽药溶液剂自动混合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