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车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8817.4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祥;蒋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柴艳波;刘戈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车轮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车轮及车辆,其中,所述轮胎体沿周向方向设有筋条,多个空腔分布在所述筋条两侧,所述空腔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轮胎体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筋条同侧的相邻的所述开口之间形成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胎、车轮及车辆,轮胎的减振效果好,使得车辆行驶平稳,舒适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车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免充气轮胎也就是不用充气的轮胎,不借助空气,仅利用轮胎自身材料和结构实现支撑、缓冲性能。
现有的免充气轮胎,部分使用纯实心橡胶胎,体验感较差,减振效果不好,而部分使用轴向打孔胎,在装胎后都会由于橡胶压缩变形量不均一,而导致骑行时存在一格一格的颠簸感,导致轮胎的舒适性不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轮胎、车轮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轮胎,包括:轮胎体;
所述轮胎体沿周向方向设有筋条,多个空腔分布在所述筋条两侧,所述空腔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轮胎体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筋条同侧的相邻的所述开口之间形成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沿所述轮胎体的周向方向设在所述轮胎体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的一侧位于所述轮胎体的内周面,另一侧位于所述轮胎体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两侧的两个所述开口以所述筋条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一侧的所述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筋条另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体上的各个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形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跑道形、胶囊形、菱形。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沿所述轮胎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沿所述轮胎体周向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一侧的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轮胎体的周向方向间隔第一间距均匀分布,所述筋条另一侧的多个所述开口沿所述轮胎体的周向方向间隔第二间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相等;或者,所述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不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圈和轮辐,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胎、车轮及车辆,轮胎包括轮胎体,轮胎体沿周向方向设有筋条,多个空腔分布在筋条两侧,空腔具有开口,且开口位于轮胎体的内周面,位于筋条同侧的相邻的开口之间形成连接部。如此一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多个空腔之间的筋条主要支撑的作用,而位于筋条两侧的连接部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已匹配于轮胎体中间压力大两侧压力小的特点,即更加符合轮胎的压力分配,可有效提高轮胎的整体减振效果,提高骑行舒适性,轮胎的磨损小,续航能力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8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矸石陶粒防结圈煅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盐酸羟胺的搅拌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