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年人助行器用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5514.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协和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47C9/00;A47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人 器用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助行器用缓冲结构,包括助行机构,所述助行机构包括两个握杆,两个所述握杆相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且两个主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外连接杆,两个所述握杆与相邻的主支撑杆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杆,且两个内支撑杆与相邻的握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握杆、主支撑杆和L形支撑,利用牵引带与拨杆连接后绕过主支撑杆与L形支撑,能够在老人发生意外跌倒时触碰L形支撑处的牵引带控制拨杆向下转动,从而能够使得使坐垫旋下,进行缓冲作业,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且能够便于使用者坐下休息,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人助行器用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助行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帮助人们保持平衡和行走,对于老年人或残疾人来说,助行器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助行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使用者的跌落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安全防护,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需要便捷的进行形态变化用来供使用者进行休息,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人助行器用缓冲结构,通过设置有握杆、主支撑杆和L形支撑,利用牵引带与拨杆连接后绕过主支撑杆与L形支撑,能够在老人发生意外跌倒时触碰L形支撑处的牵引带控制拨杆向下转动,从而能够使得使坐垫旋下,进行缓冲作业,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且能够便于使用者坐下休息,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老年人助行器用缓冲结构,包括助行机构,所述助行机构包括两个握杆,两个所述握杆相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且两个主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外连接杆,两个所述握杆与相邻的主支撑杆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撑杆,且两个内支撑杆与相邻的握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
两个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且两个主动齿轮相背离一侧的中心位置处均通过转动轴与相邻的主支撑杆的外柱面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扭转弹簧,两个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均与相邻主支撑杆的外柱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相邻主动齿轮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拨杆,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相邻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旋柱,且旋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坐垫,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相邻的一个主动齿轮啮合,两个所述拨杆的一端分别与牵引带的两端固定连接,且牵引带的中部位于两个L形支撑的内侧,。
进一步在于:所述坐垫包括坐板和海绵垫,所述坐板与旋柱的外柱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垫粘接固定于坐板的一侧,方便休息,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缓冲跌落的力度。
进一步在于:所述坐垫处于初始位置时,坐垫处于竖直状态,坐垫处于工作状态时,坐垫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所述内支撑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凸块,且两个圆形凸块之间的间距小于坐垫的长度,利用两个圆形凸块便于对坐垫位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在于:所述圆形凸块与相邻主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小于坐垫的宽度,且坐垫的宽度小于L形支撑顶部与相邻主支撑杆之间的间距,这样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腿部推动牵引带张紧,避免因坐垫的宽度过大影响使用者腿部移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拨杆与主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10度,便于对主动齿轮进行调节。
进一步在于:所述主支撑杆与L形支撑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便于牵引带围绕二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协和学院,未经山东协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5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驾驶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简易高效固体发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