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21819.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高传彬;居浩;李刚;李丹丹;林芯羽;周浩;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石 坝坝后 排水 渗漏 测量 布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包括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和与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连通的坝坡排水沟;在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和坝坡排水沟之间设有带混凝土盖板的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所述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内设有双排的排水管,并埋设有排水盲材。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将坝体排水、坝坡排水及坝体渗漏测量设施有序结合,既保证了大坝的安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设置坝体T型排水沟和排水管,能够有效的提高坝体渗漏排水效果;在坝体T型排水沟后巧妙设置带有盖板的薄壁量水堰设施,能够较为准确的监测坝体渗漏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属于土石坝工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土石坝坝后排水结构与坝体渗漏测量相结合的结构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土石坝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坝型,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工作可靠、寿命长、施工管理简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在我国已建大坝中90%以上为土石坝。
土石坝主要由坝址附近的土石料填筑压实而成,而土石料为散粒体结构,压实后其颗粒间仍存在着大量的孔隙,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为及时排出坝体内土石料颗粒间的孔隙水,降低坝体浸润线,防止发生渗透破坏和坝坡失稳滑动,需设置坝体排水结构。另外对填筑坝的坝体渗流量进行准确的测量是对坝体安全运行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渗流量的及时有效的监测,准确判断大坝的防渗及排水效果,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依据。
目前,现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关于坝体排水及坡面排水的规定中给出了棱体排水、竖式排水和贴坡排水三种常用的排水方式,并分析了各自的适应性和优缺点;申请号为20181041781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石坝排水方法和压坡体排水结构,提供了一种通过在压坡体设置排水带主堆石料,压坡体基础间隔布置排水减压坑的排水结构,避免了坝基大范围开挖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坝基排水,减低坝基渗透压力,但是未能有效的将坝体渗流和坝坡排水设施结合布置,并且对于坝体渗流量也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该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克服了现有坝体排水与渗漏监测技术未能有效的将坝体渗流和坝坡排水设施结合布置,并且对于坝体渗流量也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石坝坝后排水及渗漏测量布置系统,包括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和与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连通的坝坡排水沟;在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和坝坡排水沟之间设有带混凝土盖板的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所述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内设有双排的排水管,并埋设有排水盲材;所述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接下游河道处设有带混凝土盖板的量水堰;所述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的河谷水平段与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连通。
所述排水盲材为DN50排水盲材。
所述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设置在大坝下游开挖轮廓线3~5m处。
所述坝坡排水沟设置在大坝下游坝坡的马道内侧。
所述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设置在排水堆石料末端,在排水堆石料末端与T型坝体渗流排水沟之间设有反滤层。
所述坝后周边截水汇流沟1的河谷水平段的内侧设有双排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的将坝体排水、坝坡排水及坝体渗漏测量设施有序结合,既保证了大坝的安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设置坝体T型排水沟和排水管,能够有效的提高坝体渗漏排水效果;在坝体T型排水沟后巧妙设置带有盖板的薄壁量水堰设施,能够较为准确的监测坝体渗漏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1-1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1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结构及除颤仪
- 下一篇:一种并联机械手用真空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