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15868.3 | 申请日: | 2020-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毅;周新锁;熊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永久 支护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其包括支撑柱、腰梁以及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柱安装于基坑边缘,所述腰梁与所述支撑柱平行,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腰梁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定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腰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且二者通过所述定位件实现定位。本申请具有提高基坑支护安装的便捷性及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通常为临时性结构,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需及时回填。然而由于结构抗震要求或者结构主体特殊的受力形式等原因,存在要求地下结构主体建成后不得承受任何侧向土压力的情况,基坑不得回填,且基坑内不得有水存在,基坑支护成为永久性结构,基坑成为永久性基坑。
申请号为CN20192240382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桩锚支护装置,包括支柱、锚具、泥岩层、锚杆,锚具的左侧与支柱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锚杆的底端与泥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柱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板,稳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紧固插钉,紧固插钉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泥岩层的顶部覆盖有粘土层,粘土层的顶部覆盖有杂土层,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坑桩锚支护装置,稳定板可对支柱进一步稳定,使得支柱稳定性更强,紧固插钉可进一步对稳定板固定,通过紧固插钉表面的凸块使得紧固插钉在泥岩层、粘土层、杂土层中的阻力更大,使得稳定板的稳定效果较好,进一步对支柱的稳定效果更佳,定位钢绳配合定位钩使得支柱固定效果更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采用锚桩结构,勘探、设计难度大,锚杆施工点选取难度高,浅层施工时锚杆施工容易和周围工程建筑的地下结构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基坑支护安装的便捷性及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永久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柱、腰梁以及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柱安装于基坑边缘,所述腰梁与所述支撑柱平行,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腰梁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定位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腰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滑动连接,且二者通过所述定位件实现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将腰梁与支撑柱连接,腰梁与支撑柱垂直,腰梁可以对支撑柱进行加固,从而提高支撑柱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也即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连接组件采用相互滑动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有利于提高腰梁与支撑柱连接时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沿所述支撑柱轴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连接件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定位件垂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放置于第一连接件开设的容纳槽内,在放置过程中,第二连接件在容纳槽内移动,直至移动至所需位置,容纳槽对第二连接件进行限位,定位件垂直穿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对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开口朝向基坑顶部,所述集水箱内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集水箱一端连接有与集水箱连通的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连接的集水箱可以对支撑柱与腰梁之间的积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抽水泵机排水管排出基坑,减少支撑柱与腰梁之间的积水影响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基坑内的积水,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集水箱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动连接,且所述集水箱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腰梁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镇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建筑用模板
- 下一篇:塑料滤网加工用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