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频聚结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13613.3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信;王玉江;郭汉卿;王越;王连增;苏晓飞;张正亮;张翠翠;张玉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标智能科技(东营)有限公司;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 地址: | 2575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频 聚结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离方式多样、生产效率高的新型高频聚结分离器,包括罐体、油气预处理装置、一级高频聚结装置、第二聚结装置;所述罐体一端上方连通设置有油气预处理装置;罐体内部设置有一级高频聚结装置和第二聚结装置;罐体另一端为油室和水室;油气预处理装置侧壁设置有位于罐体外侧的进液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底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降液管;油气预处理装置内壁设有支撑圈,支撑圈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分离伞、第二分离伞;所述气体出口与贯穿第一分离伞、第二分离伞的气体溢出通道连接,气体溢出通道与罐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分离方式,提高了分离效果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高频聚结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如中国专利CN201621345586.6提供了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包括横向设置的罐体,罐体的上侧设有进油口、出气口以及与进油口相连通的进油通道,进油通道内设有缓冲组件;罐体内通过挡板一、挡板二以及挡板三依次分隔为加热区、集油区和集水区,挡板三与罐体上侧之间的间距大于挡板一以及挡板二与罐体上侧之间的间距;加热区位于进油通道的正下方且加热区内还设有加热管和超声波发生装置,罐体的下侧分别开设有与集油区相连通的出油口以及与集水区相连通的出水口,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加热管和超声波发生装置,使原油充分破乳,从而提高油气水分离的效率和效果。但现有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方式单一,对含水量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方式多样、生产效率高的新型高频聚结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频聚结分离器,包括罐体、油气预处理装置、一级高频聚结装置、第二聚结装置;所述罐体一端上方连通设置有油气预处理装置;罐体内部设置有一级高频聚结装置和第二聚结装置,且一级高频聚结装置位于第二聚结装置的上方;罐体另一端为油室和水室;油气预处理装置侧壁设置有位于罐体外侧的进液口,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底部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降液管;油气预处理装置内壁设有支撑圈,支撑圈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第一分离伞、第二分离伞;所述气体出口与贯穿第一分离伞、第二分离伞的气体溢出通道连接,气体溢出通道与罐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高频聚结装置包括高频聚结板和用于给高频聚结板供电的第一引电口和第二引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聚结装置包括聚丙烯填料和用于放置聚丙烯填料的蛋托填料支架;第二聚结装置能够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换,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溢出通道包括上部内筒和下部内筒,所述上部内筒底部与下部内筒顶部连接,下部内筒底部与罐体连通,将罐体内气体自气体溢出通道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预处理装置内壁与进液口对应处设有用于防止液体对油气预处理装置内壁冲蚀的防冲板。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预处理装置底部通过第一大小头与降液管连接,通过变径,增加液体与气体的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降液管底部设有布液管,布液管底部开设有用于分流、紊流、便于杂质沉降的矩形孔;分离布液管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和封堵布液管的支撑板;通过布液管将液体进行分流,使液体流速减缓,便于沉降。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卧式罐体,罐体上方设有与气体出口连接的气体返口;所述罐体上方还设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内部设有丝网除沫器;罐体内部气体从排气筒排出,通过丝网除沫器除去气体中的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封头内壁与降液管出口对应处设有用于保护封头免受水流冲击的防护板,防护板还能够减弱水流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标智能科技(东营)有限公司;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标智能科技(东营)有限公司;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3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