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08606.4 | 申请日: | 2020-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乔琳;徐静;王国丰;赵玉波;张晓明;魏兴;罗宏远;王勇;谢丰驰;郑佳;乔亚清;赵海多;任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29/24;G01R19/00;G01D21/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2209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杆 残余 电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包括单片机集成电路板、无线收发模块和终端设备,该装置将分压电阻、可调电阻、压敏电阻、数字电压表、电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蜂鸣器集成AT89S51芯片连接,构成单片机集成电路板,单片机集成电路板上装有接口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单片机上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便及时保存和监控数据,实现对被试设备残余电荷的实时观测,记录放电过程,在终端可以结合离十数据评估放电可靠性,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放电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众多电力设备均需通过高压试验评估绝缘性能。按规程规定各类试验项目试验前后均需对被试设备进行充分放电。
现有高压放电杆在放电过程中,特别是直流耐压试验放电时,不能实时直接观测被试设备上的残余电荷。因此试验人员依据经验,先用放电杆尖端经放电电阻放电一段时间;再用放电杆接地线直接对地放电一段时间,完成放电全过程。两次放电的时长、被试设备上残余电荷量均没有明确的参考依据,且残余电荷作用下,经常出现弧光放电现象,危及试验人员及设备安全,可靠性弱,安全性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将该装置加装在放电杆上进行放电检查,可以在终端设备上实时清晰看到残余电压值和放电曲线,并在放电完成后进行警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包括单片机集成电路板、无线收发模块和终端设备,单片机集成电路板上装有接口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单片机上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便及时保存和监控数据。
所述的单片机集成电路板包括AT89S51芯片、温湿度传感器、分压电阻、可调电阻、压敏电阻、数字电压表、电压传感器和蜂鸣器,分压电阻与检测头连接,电压传感器、数字电压表和压敏电阻都与可调电阻进行并联连接,再与分压电阻串联连接,电压传感器再与蜂鸣器连接,蜂鸣器交流电源供电,温湿度传感器和数字电压表再与AT89S51芯片连接。
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为两个NRF905无线收发模块,一个安装在单片机集成电路板的SPI接口上,另一个安装在终端上,方便单片机与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终端和手机终端,在计算机终端中安装数据库,将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可以从终端设备随时调取历史数据,监控被试容性试品的电荷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检测现场环境的温湿度;
2)实现了对被试设备残余电荷的实时观测,实时观测到放电曲线和残余电压值;
3)实现了在终端设备上数据的存储与监控;
4)保证试验人员及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单片机集成电路板 2.无线收发模块 3.终端设备 4.AT89S51芯片 5.温湿度传感器 6.分压电阻 7.可调电阻 8.压敏电阻 9.数字电压表 10.电压传感器 11.蜂鸣器 12.计算机终端 13.手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压放电杆残余电荷检测装置,包括单片机集成电路板1、无线收发模块2和终端设备3,单片机集成电路板1上装有接口与无线收发模块2连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将单片机上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3,以便及时保存和监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8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半圆柱面工件的自组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吹膜机成型用薄膜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