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瓶防倾倒的措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05598.8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3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郑会芬;徐国友;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瓶防 倾倒 措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瓶防倾倒的措施装置,包括卡箍和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卡箍用于套设在气瓶中上部以对气瓶进行支撑,所有支撑杆倾斜设置在卡箍外且沿卡箍圆周均匀分布,所有支撑杆顶端与卡箍固定以对卡箍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气瓶进行支撑;所述卡箍有两个,两个卡箍上下设置,位于上方卡箍为第一卡箍,位于下方的卡箍为第二卡箍,两个卡箍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所有连接杆沿卡箍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箍固定;所有支撑杆铰接固定在第一卡箍圆周外表面以对第一卡箍进行支撑。该措施装置能有效固定气瓶,防止气瓶倾倒,且使用方便,能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瓶防倾倒的措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气体保护焊、火焰切割等作业,必须用到工业气瓶中的氧气瓶、乙炔瓶等高压容器瓶,按照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作业的高压容器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直立摆放,且要求氧气瓶与乙炔瓶要以间隔5米以上的距离分开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现场作业时,在氧气瓶和乙炔表上分别安装氧气表、乙炔表,然后在氧气表、乙炔表上接上氧气带、乙炔带,而氧气带或乙炔带的另一头接上焊接枪、割枪,分别顶上一定的压力,就可以在较远处的作业现场开始操作。若气瓶直立放置的防护措置不充分,在作业拉动气带时,稍不注意就容易将气瓶拉倒,轻者摔坏氧气表、乙炔表,重者摔坏气瓶嘴,产生高压泄漏,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气瓶的防倾倒装置对现场直立摆放高压气瓶使用时的作用不言而喻。
现有使用的较多的气瓶防倾倒装置是在地面上固定一个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一侧设有半圆环,另一侧设有锁链。气瓶移到半圆形的圆环内,再用锁链将气瓶绕圆周锁住来防止倾倒。但这种装置需要将气瓶先移动到半圆环内再固定,不能将气瓶原地进行固定防倾倒,使用时十分笨重,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有些气瓶防倾倒装置虽然比较轻便,但不能可靠地固定气瓶,气瓶在直立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后容易倾倒,极易导致压力表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瓶防倾倒的措施装置,该措施装置能有效固定气瓶,防止气瓶倾倒,且使用方便,能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气瓶防倾倒的措施装置,包括卡箍和至少三根支撑杆,所述卡箍用于套设在气瓶中上部以对气瓶进行支撑,所有支撑杆倾斜设置在卡箍外且沿卡箍圆周均匀分布,所有支撑杆顶端与卡箍固定以对卡箍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气瓶进行支撑;所述卡箍有两个,两个卡箍上下设置,位于上方卡箍为第一卡箍,位于下方的卡箍为第二卡箍,两个卡箍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所有连接杆沿卡箍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且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箍固定;所有支撑杆顶端铰接固定在第一卡箍圆周外表面以对第一卡箍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第二卡箍和所有支撑杆之间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杆,定位块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朝向第二卡箍设置,定位块正对第二卡箍一侧设有定位盲孔,定位杆的一端与第二卡箍固定,另一端朝向对应的支撑杆,并在定位杆该另一端设有凸起,定位杆的凸起插入定位盲孔内,便于对支撑杆进行支撑,同时达到固定支撑杆的倾斜角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所有支撑杆和第二卡箍之间分别设有拉簧,所述拉簧和固定件上下设置,拉簧一端与第二卡箍固定,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杆固定,从而对支撑杆产生拉紧力提高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卡箍上设有与支撑杆顶端对应的第一固定耳板,所述第一固定耳板由两块第一圆弧板构成,两第一圆弧板分别位于支撑杆顶端的左右两侧,且两第一圆弧板之间的间距与支撑杆直径对应,两第一圆弧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支撑杆顶端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一紧固插销依次穿过其中一第一圆弧板上的第一通孔、支撑杆上的第一连接孔以及另一第一圆弧板上的第一通孔,从而将支撑杆顶端和第一卡箍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支撑杆底端水平设有底板,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板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5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