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5427.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城模型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9C64/314;B29B7/16;B33Y40/00;B33Y4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打印机 用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腔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搅拌杆、通管、输送电机、固定框、输送叶片、出料管、推板、进料管、连接框、搅拌电机、称重传感器、滑块、引流管、伺服电机、滑槽、电动闸板阀和螺杆配合使用,具有方便配比和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无法方便进行材料配比,且混合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上料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衍生出一种3D打印机用于满足使用者打印需求,而打印的原材料也愈加多样化,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使用到多种材料混合作为原材料,同时会使用到上料装置对3D打印机进行供料,现有的上料装置无法方便进行材料配比,且混合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上料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3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具备方便配比和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上料装置无法方便进行材料配比,且混合效果一般,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降低了上料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D打印机用上料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腔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框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连接框背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前侧贯穿左侧滑块并延伸至滑槽的内腔,所述连接框的内腔且位于称重传感器的前侧横向固定安装有电动闸板阀,所述连接框内腔底部的前侧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部与固定箱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固定箱内腔右侧的底部连通有通管,所述固定箱的右侧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通管的右侧与固定框内腔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框并固定连接有输送叶片,所述固定框内腔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螺杆的表面与滑块的连接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所述连接框内腔的后侧开设有与推板配合使用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清洁海绵,右侧滑槽的内腔纵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贯穿右侧滑块,所述滑杆的表面与滑块的连接处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镶嵌安装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稳定轴承,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引流管表面的顶部为漏斗形。
优选的,所述通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面板双向电连接,所述输送电机、搅拌电机、伺服电机和电磁阀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城模型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青城模型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5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