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2567.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东;陈嵩;李宝磊;边文龙;崔佳玮;李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2D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内饰侧围下 装饰 车身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所述装配结构包括若干钣金支架;每一钣金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截面均为U型,且开口方向一致,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邻侧边;第一固定部卡接于车身侧围下方的钣金止口上,第二固定部背面与下装饰件下边缘处第一翻边贴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钣金支架与子母扣的配合,实现车身侧围与下装饰件的连接,安装点可视,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方式,主要为于下装饰件的背部安装与车身侧围上孔位相匹配的圆型塑料卡扣,装配时按压下装饰件,使得卡扣卡入孔位内,即可完成安装。
但是,现有的装配方式中,车身侧围上的安装孔位不可视,工人盲目操作,需投入较多的精力,工作效率低。另外,侧身侧围上孔位精度存在偏差,安装装饰件后间隙和面差较大。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装配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装饰件与车身侧围匹配面差和间隙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包括若干均布于车身侧围下围板前端的钣金支架;每一所述钣金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截面均为U型,且开口方向一致,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邻侧边;所述第一固定部卡接于车身侧围下方的钣金止口上,所述第二固定部背面与下装饰件下边缘处第一翻边贴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车身侧围与下装饰件另外三侧边的子母扣,所述子母扣与钣金支架配合,周向固定车身侧围与下装饰件。
优选的,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门洞胶条,所述门洞胶条中部折弯成U型,卡接于钣金支架第一固定部背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下装饰件接触面通过热熔胶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下装饰件接触的面上均布多个溢胶孔。
优选的,所述下装饰件上边缘处还成型有第二翻边,所述车身侧围上成型有与第二翻边相匹配的凹槽,第二翻边卡接于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钣金支架与子母扣的配合,实现车身侧围与下装饰件的周向固定连接,安装点可视,可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2)下装饰件上设置有第二翻边与车身侧围上成型的凹槽相卡接,且该第二翻边伸入凹槽的深度为10mm,匹配牢靠,可有效改善了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面差和间隙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软内饰侧围下装饰件与车身侧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为门洞胶条装配图。
图4为图1中B-B向剖面图。
图5为图1中C-C向剖面图。
图6为钣金支架主视图。
图7为钣金支架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致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2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光谱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压烘箱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