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镜导入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7863.2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2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洁;曾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46/13 | 分类号: | A61B46/13;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 地址: | 41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泌尿 外科手术 导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镜导入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基膜的宽度和与其配合的内镜的周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内径导入膜能够帮助医师顺利的将内镜导入尿道,减少对尿道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镜导入膜。
背景技术
在经尿道进行的泌尿外科手术中(如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激光切除等),需要使用经尿道电切镜或激光镜(型号大部分为F26,小部分为F24)。此尿道内镜由外鞘、内鞘、闭孔器三个部分组成。内镜前端三部分相互移形,长度不一,有不平整梯度,虽然在内镜本身的设计中已将梯度降至最小(其中闭孔器的设计本身是为了减少内镜进鞘时对尿道的刮擦损伤),但并未能消除,尤其在内鞘与闭孔器之间,梯度仍然较大,由梯度带来的阻力和摩擦力给尿道组织带来了潜在损伤风险。
男性尿道狭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其中尿道外口处最窄。内镜从尿道口导入时需克服较大阻力,易损伤尿道组织,引发出血、术后尿道狭窄等,对于尿道外口偏小、尿道内径狭窄的患者更是如此。
因此,如何使内镜更顺利导入尿道,并同时更好地保护尿道是临床医师长期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镜导入膜,该内径导入膜能够帮助医师顺利的将内镜导入尿道,减少对尿道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内镜导入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基膜的宽度和与其配合的内镜的周长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内径导入膜能够帮助医师顺利的将内镜导入尿道,减少对尿道的损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膜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识膜体完整度的标识件。
由于导入膜在抽出时,可能发生断裂遗留在尿道内部的情况,通过设置标识件,医师在抽出导出膜后能够通过观察导入膜立即判断出导入膜是否有遗留在尿道内的部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膜体还包括前端膜,所述前端膜的形状为扇形,所述基膜与前端膜的弧边连接。
由于内径的端部是具有梯度的,通过设置扇形的前端膜,使得膜体在包裹内镜端部时,前端膜能够围成锥形包裹在内镜的端头,进一步的减小内镜导入尿道时其梯度对尿道造成的损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膜的其中一条短边凹陷成与前端膜的弧边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前端膜的弧边嵌入式的与基膜的该条短边连接。
由于前端膜的形状是扇形,即长方形的基膜与扇形的前端膜的连接处为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能使得前端膜与基膜在抽离时发生断裂,将前端膜的弧边嵌入基膜,使得前端膜与基膜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发生断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端膜与基膜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前端膜与基膜的连接处会在膜体包裹在内镜上时形成一个折边,可能会对患者的尿道造成损伤,将此处圆滑过渡,进一步的对患者的尿道起到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内径导入膜能够帮助医师顺利的将内镜导入尿道,减少对尿道的损伤。
2、由于导入膜在抽出时,可能发生断裂遗留在尿道内部的情况,通过设置标识件,医师在抽出导出膜后能够通过观察导入膜立即判断出导入膜是否有遗留在尿道内的部分。
3、由于内径的端部是具有梯度的,通过设置扇形的前端膜,使得膜体在包裹内镜端部时,前端膜能够围成锥形包裹在内镜的端头,进一步的减小内镜导入尿道时其梯度对尿道造成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7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时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工具防丢功能的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