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丸剂包装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2343.2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冲;苏学东;刘杨;胡小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83/04;A61J1/03 |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 地址: | 237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丸剂 包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丸剂包装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开口处设有封口块,所述封口块侧壁与瓶体端口形成台阶且所述封口块的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封口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环形套,所述环形套的外侧螺纹连接内盖,所述封口块侧壁螺纹连接外封盖,所述封口块中部设有槽口,所述内盖的端部设有出丸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体的封口块上端面螺纹连接内盖,且设置出丸口,实现每次出丸一粒,出丸流畅,方便患者计数服用,避免一次性倒出太多丸粒再次回倒,造成丸粒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丸剂包装瓶。
背景技术
六味地黄丸、养心丸等丸剂多是盛装在包装瓶内,在进行服用时,一次只需要服用几粒,现有的包装瓶都是锡纸封装,破坏之后会出现大孔,每次服用丸剂时,会倒出很多粒,需要回倒,影响丸粒卫生,容易造成丸剂的污染,并且倒出过多容易洒落,不易计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丸剂包装瓶,通过在瓶体的封口块上端面螺纹连接内盖,且设置出丸口,实现每次出丸一粒,出丸流畅,方便患者计数服用,避免一次性倒出太多丸粒再次回倒,造成丸粒污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丸剂包装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开口处设有封口块,所述封口块侧壁与瓶体端口形成台阶且所述封口块的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封口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环形套,所述环形套的外侧螺纹连接内盖,所述封口块侧壁螺纹连接外封盖,所述封口块中部设有槽口,所述内盖的端部设有出丸口。
优选的,所述封口块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凹弧面槽。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直径为1.5-2cm。
优选的,所述出丸口的直径为0.8cm。
优选的,所述内盖的高度为2-2.5cm。
优选的,所述外封盖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棉板,所述棉板的下端面与内盖上端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封盖的外侧壁设有条槽纹。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体的封口块上端面螺纹连接内盖,且设置出丸口,实现每次出丸一粒,出丸流畅,方便患者计数服用,避免一次性倒出太多丸粒再次回倒,造成丸粒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瓶体;2、封口块;3、环形套;4、内盖;5、外封盖;6、槽口;7、出丸口;8、棉板;9、条槽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丸剂包装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开口处设有封口块2,所述封口块2侧壁与瓶体1端口形成台阶且所述封口块2的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封口块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环形套3,所述环形套3的外侧螺纹连接内盖4,所述封口块2侧壁螺纹连接外封盖5,所述封口块2中部设有槽口6,所述内盖4的端部设有出丸口7。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口块2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凹弧面槽,方便丸粒流畅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口6的直径为1.5-2cm,大口径方便丸粒盛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丸口7的直径为0.8cm,根据六味地黄丸丸粒为5mm,刚好可以通过一颗丸粒,实现单丸进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4的高度为2-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2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高压缸螺栓拆装专用工具
- 下一篇:一种儿童医院用智能安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