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89261.2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上封;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A61H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张小勇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针灸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便于针法和灸法同时施治于患者。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控针部;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座内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内部安装有艾灸槽,所述环形空腔的底壁均布有多个通孔二,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连接于吸盘,用于将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皮肤;所述控针部包括针柄和针灸针,所述针柄连接于所述针灸针的顶端,所述针灸针的底端设有针尖,所述针柄的轴侧设有外螺纹,用于旋合所述内螺纹,以使所述针尖贯穿所述通孔一,并抵至皮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为了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需要提供一种针法和灸法同时施治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主要目的是便于针法和灸法同时施治于患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给针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控针部;
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座内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内部安装有艾灸槽,所述环形空腔的底壁均布有多个通孔二,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连接于吸盘,用于将所述固定座固定至皮肤;
所述控针部包括针柄和针灸针,所述针柄连接于所述针灸针的顶端,所述针灸针的底端设有针尖,所述针柄的轴侧设有外螺纹,用于旋合所述内螺纹,以使所述针尖贯穿所述通孔一,并抵至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通孔一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环形凸台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艾灸槽呈环形,并同心设置于所述环形空腔内,多个所述通孔二均布于所述艾灸槽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吸盘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分别呈扇形,并关于所述通孔一的中心线对称。
可选的,所述针柄设有穿针孔道,所述针灸针的中部固定连接于环形凸块,所述针灸针的顶端伸出所述穿针孔道的上端,所述环形凸块顶接于所述穿针孔道的下端。
可选的,所述针灸针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上端开口,所述针尖的周侧设有排液孔。
可选的,所述环形空腔的上端设有口部,所述口部可拆卸连接于盖体。
可选的,所述盖体均布有多个进气孔。
可选的,所述艾灸槽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环形空腔。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首先,将艾灸点燃并放置于艾灸槽内,并在患者皮肤需要施针的穴位处做标记,然后将固定座放置于患者皮肤上,逐渐使通孔一的下端中心对应所做标记,然后按压固定座,以使吸盘被吸附于患者皮肤。环形空腔内的艾灸烟气经多个通孔二扩散至患者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9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可调控型蛋白纯化箱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管路外环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