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87534.X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强;吕淼;江传彬;侯圣均;赵国军;黎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E21F1/08;E21F17/02;F04D25/06;F04D25/16;F04D29/66;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陈长益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用排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属于隧道排风技术领域,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风管套,所述风管套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排风管,所述风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头,所述风扇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该隧道用排风装置,通过设置一号活动套、一号活动板、一号弹簧、定位杆、减震弹簧、滑动块、连接杆和固定板,便于对打开电机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了排风装置与隧道内壁之间产生松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排风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排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排风机通过由室内或室外排风来达到通风的效果,排风机的工作原理是输入电功率透过电机带动风机叶轮旋转达到对气体产生吸风或抽风效果风机由进风口叶轮外壳电机等元件组成电机为将电功率转成机械功率带动叶轮旋转进风口为导引气体流畅的进入叶轮叶轮为将旋转时的动能移转给气体,也叫隧道射流风机、隧道风机、射流风机,广泛应用于水利大坝工程、公路、铁路、地铁等隧道的实际使用,在隧道工程中,通常会用到隧道用排风装置。
然而,现有的大多数隧道用排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排风装置直接安装在隧道内壁上,当打开电机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使得排风装置与隧道内壁之间产生松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排风装置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用排风装置,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风管套,所述风管套的一侧固定套接有排风管,所述风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头,所述风扇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风筒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风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活动套,所述一号活动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一号活动板,所述一号活动板的底部通过一号弹簧与一号活动套的内壁传动连接,所述一号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正面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活动套,所述二号活动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二号活动板,所述二号活动板的一侧通过二号弹簧与二号活动套的内壁传动连接,所述二号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板,所述二号活动套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风筒的底部固定套接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部螺纹套接有过滤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风管的端部与隧道内预设的管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弹簧位于一号活动套的内部,且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一号活动板的底部和一号活动套的内壁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动块的大小相等,两个所述滑动块均活动套接在定位杆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接块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拉动板之间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套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且过滤套内部的内螺纹与进风管外部的外螺纹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隧道用排风装置,通过设置一号活动套、一号活动板、一号弹簧、定位杆、减震弹簧、滑动块、连接杆和固定板,便于对打开电机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避免了排风装置与隧道内壁之间产生松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排风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7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磷输送系统防渗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残障人士作息和灾害智能预警广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