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鼠下肢电针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82870.5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茗慧;梁宜;沈琼颖;徐婷;甄思佳;叶思婷;周游;许颖龄;房军帆;杜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鼠 下肢 电针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鼠下肢电针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放置件和配合放置件的调节固定件,所述放置件包括设有内腔体的放置本体、设置于放置本体侧部的开口和对称设置于开口水平中轴线两侧的凹槽,所述调节固定件包括设置于位于凹槽上端开口的调节本体和设置于凹槽下端开口的第一固定本体,所述调节本体与第一固定本体、调节本体与底座、第一固定本体与底座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耐用,在固定大鼠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将需要进行针刺等操作的大腿部分暴露出来,以免针身脱落失去疗效,适用于各针灸实验室进行针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针灸实验室科研研究实施针刺操作时有效固定大鼠及固定大鼠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各大针灸实验室或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如需要对大鼠的下肢进行一些操作经常需要固定大鼠,又要充分地暴露下肢。现在实验室已有的大鼠固定装置,虽然也能固定大鼠,但是大鼠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针身脱落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针刺效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装置具有不能维持长时间针刺操作的风险,提供一种用于大鼠下肢电针的固定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耐用,在固定大鼠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将需要进行针刺等操作的大下肢分暴露出来,以免针身脱落失去疗效,适用于各针灸实验室进行针刺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鼠下肢电针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放置件和配合放置件的调节固定件,所述放置件包括设有内腔体的放置本体、设置于放置本体侧部的开口和对称设置于开口水平中轴线两侧的凹槽,所述调节固定件包括设置于位于凹槽上端开口的调节本体和设置于凹槽下端开口的第一固定本体,所述调节本体与第一固定本体、调节本体与底座、第一固定本体与底座均为可拆分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本体包括连接于放置本体的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件两侧的第二固定本体和设置于任一所述第二固定本体内侧面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固定本体的外侧面设有配合第一魔术贴的第二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配合第二魔术贴的第三魔术贴和平行于第三魔术贴的第四魔术贴,所述放置本体的外侧面设有配合第四魔术贴的第五魔术贴。
优选的,任一所述第二固定本体的外侧面设有配合第三魔术贴的第六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放置本体配合任一所述凹槽设有包边通道,所述包边通道内设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本体的水平铺开平面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本体为圆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本体为棉麻布料。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均设有凹台,配合凹台设有固定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目前固定大鼠的方式进行整合及重新设计,利用目前的科技成果进行组装,可以在临大鼠针刺的实践过程中降低针身脱落,疗效不稳定的风险,并且可以节约时间和维持稳定的疗效,适用于各实验室及医学针刺的操作及教学,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件与调节固定件的整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件与调节固定件的整体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件与调节固定件的固定状态结构图;
图中:1、底座;2、放置本体;3、调节本体;4、第三魔术贴;5、凹台;6、固定螺丝;7、第四魔术贴;8、凹槽;9、第一固定本;10、第二固定本体;11、第六魔术贴;12、第五魔术贴;13、第二魔术贴;14、包边通道;16第一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2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