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中心冷电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8284.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7/02 | 分类号: | F25B17/02;F25B27/02;F22D1/50;F22D11/06;F28B9/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广超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冷电联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冷电联供系统,包括包括发电系统、制冷系统、数据机房,所述发电系统、制冷系统、数据机房两两之间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道余热利用、冷电联供技术,达到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目的,汽轮机产生的蒸汽其中一部分在蒸发式冷凝器内凝结成水,另一部分进入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中,为制冷系统提供动力并凝结,凝结水经过热回收换热器吸收来自数据机房内空调回水的余热,然后经凝结水泵、除污器后送入低压加热器,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微模块数据中心应用越来越多;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一个可作为数据中心构建的标准模块,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IT设施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方便部署和扩容。
目前数据中心为维持恒定的室内温度,就需要全年为之降温,据统计,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制冷空调设备的耗能约占总体耗能的40%,由此带来的巨额的耗电量及电费,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冷电联供系统,通过通道余热利用、冷电联供技术,达到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目的,汽轮机产生的蒸汽其中一部分在蒸发式冷凝器内凝结成水,另一部分进入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中,为制冷系统提供动力并凝结,凝结水经过热回收换热器吸收来自数据机房内空调回水的余热,然后经凝结水泵、除污器后送入低压加热器,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中心冷电联供系统,包括发电系统、制冷系统、数据机房,所述发电系统、制冷系统、数据机房两两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多条管道、锅炉、汽轮机和蒸发式冷凝器,所述发电机与汽轮机相连接,所述汽轮机通过管道分别与蒸发式冷凝器、过热器和制冷系统相连接,所述过热器通过管道与锅炉相连接,所述锅炉通过管道与高压加热器相连接,所述高压加热器通过管道与除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除氧器的输入端与低压加热器相连接,所述低压加热器通过管道与除污器相连接,在低压加热器和除污器之间安装有凝水升压泵,所述除污器通过管道与热回收换热器相连接,在除污器与热回收换热器之间安装有凝结水泵,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与蒸发式冷凝器、数据机房、制冷系统相连接,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所述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汽轮机相连接,发生器与吸收器相连接,在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设有溶液泵和节流器,发生器与泠凝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相连接,且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有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分别通过管道与吸收器、数据机房、热回收换热器相连接,
在数据机房的内部设有空调、送风管、多孔地板、配电柜、机柜,所述多孔地板安装在机房的底部,并通过送风管与空调相连接,所述空调分别通过管道与热回收换热器、蒸发器相连接,在空调与蒸发器之间安装有水循环泵,所述配电柜和机柜安装在多孔地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结构本体、风机、喷淋装置、冷凝盘管、回水管和水泵,所述风机安装在结构本体的顶部,所述冷凝盘管安装在结构本体的内部,所述回水管的底部连接在水泵的输出端,水泵的输入端连接在机构本体的底部,冷凝盘管的一端与汽轮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热回收换热器相连接,在结构本体上冷凝盘管底部的两侧壁上开有风口,蒸发式冷凝器能够将蒸汽冷凝为水,冷凝水经过热回收换热器吸收来自空调的回水余热,然后经凝结水泵、除污器后送入低压加热器,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该系统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在结构本体中呈蛇形设置,增大了冷凝管与结构本体内气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提高了冷凝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8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形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六向汽车头枕骨架及六向汽车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