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工艺的装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3558.X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傅玉勇;余小军;杨春楣;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C23C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雪林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表面 防腐 工艺 装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工艺的装料装置,属于金属表面处理辅助设备领域。包括托工装机构和设于托工装机构斜下方的托罐机构;托工装机构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于底座上的托辊,通过托辊驱动其上已载料工装自转,工装向下滑动;托罐机构包括平移的托罐小车、设于托罐小车上的摆架和设于摆架上的托轮,托轮上卧式装载罐体,通过托轮的转动,驱动罐体自转,且与工装旋转同向,通过摆架的摆动使罐体倾斜并与工装保持相同倾角,且罐体和工装中心线正对,罐体靠近工装的一端设有装料口以供工装进入罐体,实现装料。结构紧凑、布置要求低、作业效率高、可操作性好、安全性高、适应性强,解决金属表面防腐处理工艺装料方式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表面处理辅助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工艺的装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渗锌是一种金属表面防腐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制品的表面防腐,通过将含锌粉的混合粉剂及钢铁制品放入热处理装置中混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后,在钢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防腐层。该工艺可显著改善钢铁制品的表面防腐性能,提高其生命周期。在现有热渗锌表面防腐生产工艺中,其热处理装置通常为圆柱形、四棱柱形或者六棱柱形的罐体,而钢铁制品则与专门的工装成组,然后一起送入罐体,采用的装料方式有立式和卧式。四棱柱或者六棱柱形罐体主要采用卧式装料方式,一般在平行罐体轴线方向的侧壁上开装料口,开口尺寸大,装料方便,但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板相应较大,反复加热后容易变形而影响密封效果,且锁紧螺栓数量多,长度4m左右罐体上的锁紧螺栓数量可达30颗左右,导致装、卸料时操作费时费力,在实际生产中已很少使用。对圆柱形罐体而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其长度可达4m~12m,直径约1m~1.5m,如采用卧式装料方式,由于单个装有成组钢铁制品的工装重量较大,要将单个工装装入罐体内部,则需要刚性很强的装料设备才能保证,导致装料设备非常庞大,投资增加,因而一般采用立式装料方式。圆柱形罐体采用立式装料时,由于罐体长度较大,其操作高度增加,不仅增加了对车间挖坑的要求,而且装料时需要将工装提升至更高的位置,也增加了添加粉剂的难度,其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工艺的装料装置,结构紧凑、布置要求低、作业效率高、可操作性好、安全性高、对来料尺寸适应性强,解决金属表面防腐处理工艺中现有装料方式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防腐工艺的装料装置,包括托工装机构和设于托工装机构斜下方的托罐机构;托工装机构包括底座和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于底座上的自转的两组托辊,托辊上装载已载料的工装,通过托辊驱动工装自转,工装沿托辊轴向向下滑动;托罐机构包括平移的托罐小车、设于托罐小车上的摆架和设于摆架上的两组自转托轮,托轮上卧式装载罐体,通过托轮的转动,驱动使罐体自转,且与工装旋转同向,通过摆架的摆动使罐体倾斜并与工装保持相同倾角,且罐体和工装轴线正对,罐体靠近工装的一端设有装料口以供工装进入罐体,实现装料。
进一步,托工装机构还包括两组辅助辊,辅助辊设于底座上,与托辊平行,对称布置在工装的两侧,以防工装侧滑倾翻。
进一步,托工装机构还包括两组托辊驱动部,每组托辊驱动部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电机和联轴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对应托辊相连;每根托辊上与联轴器连接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浮动端。
进一步,托工装机构还包括对应托辊下方设于底座上的两组径向支承辊,每组径向支承辊有两个,用于支承对应托辊的自由浮动端。
进一步,托罐小车设有车轮,地面上铺设有轨道,车轮在轨道上移动;托罐机构还包括小车驱动部,小车驱动部包括电机和联轴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托罐小车的车轮相连。
进一步,托罐机构还包括对称布置在罐体轴线两侧的两个液压缸,液压缸的尾端与托罐小车相连,伸缩端与摆架相连,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实现摆架摆动及罐体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3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中心筒内旋式旋流池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风透气透湿的化纤织物复合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