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3329.8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杜远坤;于海燕;潘立武;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33 | 分类号: | G07C9/33;G07C9/37;G07C9/38;G08B17/06;G08B17/1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郭小电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认证 服务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认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门禁负载、控制模块、图像获取模块、电控锁、电源管理模块、视频解码器、显示模块、火警监测模块、终端模块、仿真器、计算机,控制模块安装在门禁负载内部,图像获取模块内嵌在门禁负载上,电控锁安装在门禁负载上,电源管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视频解码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火警监测模块监测火灾信息,终端模块可接收信息,仿真器与计算机相连。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将电控锁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在认证的基础上增加火警预测,组成各种高质量的专用认证系统,可以实现防开启、防接近、防火灾等全面的认证保护,安装简单,安全智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认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各类电子设备不断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认证服务已逐渐数字化和网络化,安全可靠同时
不失便捷的身份认证技术变得不可或缺。如何快速且准确的鉴定身份,保证信息安全,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门禁、金融、登机、考勤等场合,传统的身份认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有效身份鉴别和安检方面的要求。随着更高要求而来的,是信号处理、生物特征采集传感器、模式识别技术等全方位发展。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已经离不开对身份的认证,身份认证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它的妥协将导致整个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失败,因此,建立更加安全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是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将电控锁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在认证的基础上增加火警预测,组成各种高质量的专用认证系统,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人员财产安全,同时用户可根据各自特定的要求设置与修改系统功能,可以实现防开启、防接近、防火灾等全面的认证保护,安装简单,安全智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身份认证服务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门禁负载、控制模块、图像获取模块、电控锁、电源管理模块、视频解码器、显示模块、火警监测模块、终端模块、仿真器、计算机。
所述门禁负载作为待认证设备,所有电子设备均安装在门禁负载上,所述控制模块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安装槽安装在门禁负载内部,通过线缆与图像获取模块、电控锁、电源管理模块、视频解码器、火警检测模块、终端模块和仿真器连接,所述图像获取模块通过螺栓内嵌在门禁负载上,且与门禁负载前端齐平,所述图像获取模块采集人的虹膜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存储和处理,所述电控锁通过卡槽和螺栓安装在门禁负载上,保证门禁负载的开合处紧密闭合,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保证整个系统的电力供应,所述视频解码器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对控制模块数据数字信号编码成PAL制式的视频信号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图像信息,所述火警监测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监测火灾信息,所述终端模块通过认证系统APP可接收信息,所述仿真器利用USB2.0接口与计算机相连,使用JTAG接口与控制模块连接,以此实现计算机与图像获取模块、电控锁、电源管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火警监测模块的数据交换。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外壳、固定面板、虹膜图像采集头、近红外LED照明、视频编码芯片、DSP芯片、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图像获取模块包括外壳及固定在外壳内部的电子设备,所述固定面板镶嵌在外壳前端,所述虹膜图像采集头镶嵌在固定面板中间位置,所述四个近红外LED照明呈环状均匀分布在虹膜图像采集头四周,所述视频编码芯片与DSP芯片连接,负责将虹膜图像采集头采集的虹膜图像由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视频信号并传入DSP芯片,所述DSP芯片为图像获取模块的核心,负责全部的图像处理运算,所述DSP芯片与外部控制模块连接,将虹膜识别结果传送至控制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负责保存虹膜识别程序、虹膜特征编码数据库、系统引导程序以及虹膜识别算法过程中的中间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3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有色异形涤纶长丝
- 下一篇:一种高频变压器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