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2943.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杨佐明;孙晔;刘新洲;张玉梅;刘伟;王淼;刘超;马一嘉;李诗雨;唐敏杰;张艺;唐焕尧;庞红梅;王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明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26;F16M11/08;F16M1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063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心身 协同 健康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圆筒,同时配合竖杆、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从而可以起到了对采集装置中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支撑作用,而通过顶块配合滑块的左右移动,可以对平板电脑起到左右调节角度的作用,进而达到了对人脸状态进行更好的采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是越来越高,而伴随着压力提高的后果便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便是在逐渐上升,所以人们开始重视起心理健康,于是市面上开始出现健康监测装置,用于采集和分析接收信息,及早的发现人们的心理问题,但是这些装置往往结构固定,应变性差,不能适应不同的情景,并且现有的一种通过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来对人体的面部和身体进行采集信息的监测装置,其采集工作的平板电脑不能随意的调整角度,进而使得整个监测装置的使用范围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具备方便对采集装置的平板电脑进行角度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监测装置解结构固定,不能对采集装置的平板电脑进行角度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右侧设计成倾斜状,所述第二托架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橡胶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所述橡胶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圆块,两个所述圆块远离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杆的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圆块和圆杆的设置,起到了配合第一螺杆来对平板电脑起到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托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第一托架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侧面贴合,通过连接块和第二螺纹杆的设置,可以对自由转动的第一托架进行固定,来保证了第一托架上平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所述竖杆的右侧均匀开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凹孔的一端穿过圆筒的侧壁,通过凹孔和插杆的设置,可以起到了上下移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所述底座顶面的左侧通过螺纹槽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橡胶块,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橡胶块相适配的空室,通过第二螺杆和橡胶块的设置,起到了对底座进行支撑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心身协同健康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托架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均通过螺纹槽活动连接有第三螺杆,两个所述第三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穿过限位块的侧面,通过第三螺杆的设置,起到了对第二托架上的笔记本电脑进行支撑和固定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明,未经刘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2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的挡泥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警示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