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72431.6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唐皇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为电子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坩埚 高温 位置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左侧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顶部表面设有冷坩埚,所述冷坩埚右侧壁顶部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右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腔插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插接有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右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锁紧钮,所述第一限位圈左侧壁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一光线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坩埚壁面侧上方开一个通孔,当冷坩埚液位到达第一指定液位时,熔液表面的发光会通过通孔进入第一光线传感器;当冷坩埚液位到达第二指定液位时,熔液表面的发光会通过通孔进入第二光线传感器,从而实现了对液位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坩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坩埚是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用来对液体或固体进行高温加热。坩埚的生产原料,可概括为三大类型。一是结晶质的天然石墨,二是可塑性的耐火黏土,三是经过煅烧的硬质高岭土类骨架熟料。
但是,现有的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存在以下缺点:
冷坩埚中有时需要控制坩埚内熔液的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熔液的温度太高,(氧化铝熔液温度超过2000度)常规的方法都很难测量,比如采用超声波测量,由于高温导致附近空气密度异常,对超声波测量产生很大的干扰。同样的由于液面亮度太大,激光测量也无法得到正确的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冷坩埚中有时需要控制坩埚内熔液的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熔液的温度太高,(氧化铝熔液温度超过2000度)常规的方法都很难测量,比如采用超声波测量,由于高温导致附近空气密度异常,对超声波测量产生很大的干扰。同样的由于液面亮度太大,激光测量也无法得到正确的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左侧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顶部表面设有冷坩埚,所述冷坩埚右侧壁顶部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右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腔插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插接有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右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锁紧钮,所述第一限位圈左侧壁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一光线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圈底部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二限位圈右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锁紧钮,所述第二限位圈左侧壁安装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二光线传感器,所述立柱表面设有刻度线,通过在冷坩埚壁面侧上方开一个通孔,当冷坩埚液位到达第一指定液位时,熔液表面的发光会通过通孔进入第一光线传感器;当冷坩埚液位到达第二指定液位时,熔液表面的发光会通过通孔进入第二光线传感器,从而实现了对液位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钮一端贯穿第一限位圈侧壁与立柱摩擦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旋转第一锁紧钮既能将第一限位圈锁紧固定在立柱上,又能灵活的调节第一限位圈在立柱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线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托板顶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固定架可将第一光线传感器固定在第一托板上,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光线传感器平稳牢固。
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钮一端贯穿第二限位圈侧壁与立柱摩擦相连,通过第二锁紧钮,可将调节或固定第二限位圈在立柱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线传感器通过第二固定架与第二托板顶部表面相连,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架可将第二光线传感器固定在第二托板上,进而能够使得第二光线传感器平稳牢固。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条,且支撑条具体设有若干组,所述支撑条底部表面粘接有防滑垫,从而能够通过多组支撑条和防滑垫相互配合,既能提高支撑的平稳性,又能防止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坩埚中高温熔液位置的测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为电子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睿为电子材料(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2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充电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安装定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