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镀锌酸洗池酸雾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72304.6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崔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康柏特表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B01D53/18;C23C2/02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23 | 代理人: | 欧阳海燕 |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酸洗 池酸雾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镀锌酸洗池酸雾收集装置,涉及热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酸洗池,酸洗池的两侧均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上侧安装有两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上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分别安装有吸收箱、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之间设置的连接管,可以将第一处理箱溶解处理后的气体通入第二处理箱的纯水中,从而可以减少因第一处理箱内酸液浓度过高导致的酸液挥发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且减少了酸液的挥发浪费,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的相互配合,可以充分的对酸雾进行吸收溶解,从而可以快速的对酸雾进行收集,实现了酸雾的收集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热镀锌酸洗池酸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热镀锌是使熔融金属与铁基体反应而产生合金层,从而使基体和镀层二者相结合。热镀锌是先将钢铁制件进行酸洗,为了去除钢铁制件表面的氧化铁,酸洗后,通过氯化铵或氯化锌水溶液或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水溶液槽中进行清洗,然后送入热浸镀槽中。热镀锌具有镀层均匀,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热浸镀锌是延缓钢铁材料环境腐蚀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是将表面经清洗、活化后的钢铁制品浸于熔融的锌液中,通过铁锌之间的反应和扩散,在钢铁制品表面镀覆附着性良好的锌合金镀层。
工件热镀锌时,需要先对工件进行酸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物,而酸洗池内的酸液易挥发,形成酸雾,从而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还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热镀锌酸洗池酸雾收集装置,通过在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之间设置的连接管,可以将第一处理箱溶解处理后的气体通入第二处理箱的纯水中,从而可以减少因第一处理箱内酸液浓度过高导致的酸液挥发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且减少了酸液的挥发浪费,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的相互配合,可以充分的对酸雾进行吸收溶解,从而可以快速的对酸雾进行收集,实现了酸雾的收集再利用,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热镀锌酸洗池酸雾收集装置,包括酸洗池,酸洗池的两侧均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上侧安装有两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上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分别安装有吸收箱、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
吸收箱的一侧连接有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伸入第一处理箱内,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的内部均设置有纯水,且回收管的出气口位于第一处理箱纯水的下侧;
第一处理箱的上侧连接有第一排气管,第一处理箱与第二处理箱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处理箱纯水的下侧,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处理箱纯水的上方;
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的一侧均连接有出液管,第二处理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排气管,第一处理箱的上侧设置有开关组件,第一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浓度检测仪。
可选的,吸收箱的内部安装有抽气泵,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进气管,抽气泵的进气端与第一进气管连接且连通,支撑板的下侧安装有多个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多个第二进气管连接且连通,第二进气管的下侧连接有多个进气罩。
可选的,抽气泵的出气端与回收管相连接,吸收箱位于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之间。
可选的,开关组件包括两滑杆,两滑杆滑动配合在第一处理箱上部内壁中,滑杆周侧的中上部设有螺纹,连接管的周侧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转动环,两滑杆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固定环和转动环之间,两滑杆的伸入第一处理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
可选的,盖板的上侧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半径大于连接管的开口半径。
可选的,第一排气管的出气口处设置有盖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康柏特表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康柏特表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2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