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1949.8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羽;高丽;李大良;刘鹏山;靖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象限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4 | 分类号: | B64D45/04;G01S13/42;G01S13/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朱丽丽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雷达 自主 系统 | ||
1.一种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用于无人机着陆在舰船上,所述舰船两侧对称设置斜拉阻拦索,其特征在于,包括舰载子系统及机载子系统;
所述舰载子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模块、雷达测量模块、雷达三维建模模块、无人机相对位置计算模块和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
所述机载子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航姿控制模块和油门舵机伺服模块;
所述信号发生器模块包括四个信号发生器,其中两个设置在舰船甲板上对应两根阻拦索的端部,另两个分别设置在舰船甲板上对应无人机着陆起点及无人机着陆终点的位置;
所述雷达测量模块设置在对应舰船甲板的上方,用于测量引导天线下的无人机坐标、四个信号发生器的位置坐标,并将测量的各个坐标发送至雷达三维建模模块;
所述雷达三维建模模块根据各个坐标建立无人机与舰船甲板之间相对空间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数据发送至无人机相对位置计算模块;
所述无人机相对位置计算模块计算无人机前倾角及无人机侧翻角,并将计算的数据发送至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
所述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用于拟合出无人机着舰基准轨迹,并将轨迹数据发送至所述航姿控制模块和油门舵机伺服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舰载子系统还包括雷达坐标转换计算模块及舰船扰动影响模块,所述雷达坐标转换计算模块用于实时接收雷达测量模块发送的坐标数据,并将坐标数据处理后发送至所述雷达三维建模模块及舰船扰动影响模块;
所述舰船扰动影响模块将各个处理后的坐标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扰动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根据无人机前倾角、无人机侧翻角及扰动因子得出无人机降落角度拟合数据,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根据无人机与舰船的相对速度以及无人机与着舰起点的相对位移可得出无人机降落速度拟合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子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无人机的速度、前倾角及侧翻角,并将所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无人机基准轨迹计算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舰船的甲板表面对应安装四个信号发生器的位置分别向内凹陷有凹坑,所述信号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凹坑内并使得信号发生器的上表面与甲板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内的相对侧壁上设置两对弹性限位条,所述信号发生器放置在凹坑内并使得信号发生器的侧壁表面与限位条抵接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频雷达的自主着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测量模块安装在对应舰船甲板上方的陀螺仪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象限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象限空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19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风扇自然散热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鹅卵石造型组合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