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8646.0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外科 术后 恢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座、两个运动踏板、驱动机构及扶手,所述底座具有容纳腔;两个运动踏板设在所述底座上,用于供患者站立以随两个所述运动踏板运动;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两个所述运动踏板相连,以驱动两个所述运动踏板朝向相反方向运动;扶手设在所述底座上并竖直向上延伸以供患者扶靠。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两个运动踏板能够模拟人走路的动作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重复弯曲伸直,使得患者的腿部锻炼恢复效果更换,操作更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病房内大多是一些无法移动的患者,甚至是没有意识的病患,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腿部的肌肉被压迫,引发一些并发症,所以在对于神经外科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在相关技术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术后恢复设备操作复杂,对于患者的腿部锻炼恢复效果差,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纳腔;
两个运动踏板,设在所述底座上,用于供患者站立以随两个所述运动踏板运动;
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两个所述运动踏板相连,以驱动两个所述运动踏板朝向相反方向运动;
扶手,设在所述底座上并竖直向上延伸以供患者扶靠。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
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在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凸轮的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凸轮的突出部分相反。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轮上方设有第一从动组件,所述第二凸轮上方设有第二从动组件,所述第一从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从动组件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外分别与两个所述运动踏板相连。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从动组件包括:
第一轮架,所述第一轮架内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贴;
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外与所述运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架相连;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从动杆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腔顶部,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轮架上。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从动组包括:
第二轮架,所述第二轮架内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抵贴;
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外与所述运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架相连;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从动杆上,且一端抵靠在所述容纳腔顶部,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轮架上。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共同转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凸轮的突出部分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抵靠时,所述第二凸轮的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远离,所述第一轮架与其连接的其中一个所述运动踏板被共同推动向上移动,且所述第二轮架与其连接的另一个所述运动踏板被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推动朝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8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