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水机构的LED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7119.8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尹双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亮久远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31/00;F21V2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三贤和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5 | 代理人: | 陈晶晶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机构 led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机构的LED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引线,两个所述引线为上下设置,所述灯体左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开孔,所述灯体左侧贯穿开孔,并延伸至盖板左侧,所述灯体右侧设有外壳,所述灯体右侧插接在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左侧插接在盖板内腔,且所述外壳外壁与盖板内壁贴合,通过盖板和外壳的连接将灯体保护起来,通过密封圈将水隔绝在盖板外,通过吸水棉将外壳内的水吸收,从而制造无水环境,保护线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LED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机构的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灯,其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的颜色,因此比其他灯具有更多选择,在使用上更为广泛,现有的LED灯在使用时,大多没有防水机构,因此在接触到水时,很容易让水渗进灯内,造成灯内部的线路短路,从而引起火灾,而且,现有的LED灯大多与线路直接连接,在LED灯损坏的情况下直接拆卸会对线路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线路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机构的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防水机构的LED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引线,两个所述引线为上下设置,所述灯体左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开孔,所述灯体左侧贯穿开孔,并延伸至盖板左侧,所述灯体右侧设有外壳,所述灯体右侧插接在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左侧插接在盖板内腔,且所述外壳外壁与盖板内壁贴合,所述外壳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两个与引线相匹配的穿孔,两个所述引线右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穿孔内腔,所述外壳右侧设有电线,所述电线左端贯穿外壳右侧,并与导块固定连接,所述外壳顶部和底部靠近左端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盖板顶部和底部靠近右端处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前后两侧均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空腔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靠近外壳的一侧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空腔靠近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卡块靠近外壳的一侧贯穿第一开口,并插接在卡槽内腔,所述活动板远离外壳的一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空腔远离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按钮顶部贯穿第二开口,并延伸至盖板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灯体左端贯穿密封圈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左端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靠近外壳的一侧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与空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的两个穿孔内腔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固定连接具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右侧与导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所述灯体和固定块外侧均与吸水棉贴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盖板和外壳的连接将灯体保护起来,通过密封圈将水隔绝在盖板外,通过吸水棉将外壳内的水吸收,从而制造无水环境,保护线路;
2、通过连接板与引线的接触使灯体可以在不直接与线路连接的情况下导电,从而保证灯体的正常运作,通过按钮控制卡块和卡槽的卡接,使得盖板和外壳可以即时分离和连接,从而便于对损坏的灯体进行更换。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亮久远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亮久远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7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