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隐藏的装配式防火帘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66716.9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于利凯;张玉良;阚涛;师宇辉;胡红胜;刘太雷;黄荣鑫;王建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9/06;E05F1/02;E05C17/56;A62C2/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王国华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隐藏 装配式 防火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隐藏的装配式防火帘安装结构,其包括收纳柜、连接轴、上连接板、防火板、下连接板、电磁铁和配重板,收纳柜为开口朝下的长方体箱体结构,收纳柜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的顶部,连接轴的两端连接收纳柜内的相对两侧壁上,多块防火板连接形成折叠状的防火帘,且防火板位于收纳柜内,两防火板之间铰接,位于最上端的防火板通过上连接板连接连接轴,位于最下端的防火板通过下连接板连接配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磁铁断电即可实现防火帘的瞬间展开,即时阻挡火源,时效性好;通过预先将构件隐藏式地安装在收纳柜内,再将收纳柜安装在安装槽内,即可完成防火帘的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折叠隐藏的装配式防火帘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2020089381.6)一种新型的防火卷帘门,包括卷帘门主体,所述卷帘门主体外表面均匀涂覆有外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层,且卷帘门主体内部中央位置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中部设置有密封腔,且密封腔内中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所述密封腔外表面均匀涂覆有内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层,所述卷帘门主体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侧设置的门框内侧中央位置,且滑块滑动连接于门框内侧中部连接的滑轨内侧中段,所述滑块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虽然一种新型的防火卷帘门通过设置外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层、内纳米氢氧化铝阻燃层、非牛顿流体、伸缩杆、滑轨和滑块结构,具有便于进行卷帘门下拉作业,提升卷帘门防火性的优点,但是在发生火情时候卷帘门仍然无法瞬时地展开,因而不能瞬间阻断火源。
目前,防火帘都是利用电机驱动缓缓下降的卷帘,很难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展开,因而无法即刻阻挡火源,另外,防火卷帘在安装时需要安装专门的卷帘固定架,施工工序繁琐,安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隐藏的装配式防火帘安装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火卷帘无法第一时间阻挡火源、防火卷帘安装工序繁琐导致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隐藏的装配式防火帘安装结构,其包括收纳柜、连接轴、上连接板、防火板、下连接板、电磁铁和配重板,收纳柜为开口朝下的长方体箱体结构,收纳柜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的顶部,连接轴的两端连接收纳柜内的相对两侧壁上,多块防火板连接形成折叠状的防火帘,且防火板位于收纳柜内,两防火板之间铰接,位于最上端的防火板通过上连接板连接连接轴,位于最下端的防火板通过下连接板连接配重板,电磁铁为两个安装于安装槽相对两侧的固定槽内,配重板位于两电磁铁之间,且配重板与电磁铁磁性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配重板与收纳柜的底面贴合,配重板的长宽与收纳柜的长宽相等。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座连接收纳柜的内侧壁,轴承座固定连接于收纳柜的内侧壁上,连接轴的端部插接于轴承座内。
进一步地,上述上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套设于连接轴上,上连接板的下端与防火板铰接。
进一步地,上述下连接板的上端与防火板铰接,配重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铰接件,下连接板的下端与铰接件铰接。
进一步地,上述收纳柜的长度等于安装槽的长度,防火板的两端向两边延伸至收纳柜的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多块防火板的总宽度大于收纳柜到安装槽底部的最小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槽的边缘设置有收边条。
进一步地,上述配重板为磁性金属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6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式柔性防护柱结构
- 下一篇: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