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404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丁辉;滕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拉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4;B01D53/44;B01D53/7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处理 设备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包括有机废气处理壳体、光催化氧化桶、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内部的底端依次设有储水箱、集水箱、超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喷淋和除湿透气板,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废液排水管和第一导水管,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另一端底侧设有水泵,水泵通过第二导水管与超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喷淋连接,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上端连通有输送气管,且其另一端与光催化氧化桶连接,光催化氧化桶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连通气管、负压气泵和排气管;提高了废气处理的速率和质量,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包括碳烃化合物、苯及苯系物、醇类、酮类、酚类、醛类、酯类、胺类、腈、氰等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电子、化工、石油化工、涂料、印刷、涂装、家具、皮革等行业产生。
在对有机废气排放时,需要将其进行废气处理,但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处理有机废气的时间过长,处理速率和质量较低,为此我们提出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能提高废气处理速率和质量的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及有机废气处理组件,包括有机废气处理壳体、光催化氧化桶、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光催化氧化桶位于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一端,且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位于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底端,所述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内部的底端依次设有储水箱、集水箱、超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喷淋和除湿透气板,所述有机废气处理壳体远离光催化氧化桶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废液排水管和第一导水管,所述储水箱和排水管道通过第一废液排水管连通,且集水箱和给水管道通过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另一端底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箱连接,且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内部,且超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喷淋等距连接在第二导水管的底端,所述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上端连通有输送气管,所述光催化氧化桶和有机废气处理壳体通过输送气管连通,所述光催化氧化桶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连通气管、负压气泵和排气管,所述有机废气处理壳体的中部设有与其内部连接的废气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催化氧化桶和负压气泵的中部设有活性炭吸附处理桶,所述光催化氧化桶通过连通气管与活性炭吸附处理桶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处理桶的另一端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负压气泵连通,所述活性炭吸附处理桶的内部靠近连通气管的一端设有布气区,且另一端等距设有活性炭板,所述布气区和活性炭板之间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气管和连通气管分别靠近光催化氧化桶的一端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间等距固定有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催化氧化桶的内部包括紫外灯和光催化板,且光催化板为二氧化钛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废液排水管、第一导水管和输送气管的外表面均卡接有固定卡环,且固定卡环的另一端均与有机废气处理壳体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催化氧化桶与排水管道之间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废液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板的为蜂窝活性炭,且内孔直径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拉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阿拉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4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